第43部分(第3/4 頁)
準備出兵討伐。頡利與突利聞訊大驚,只因近兩年突厥地方連年災害,牲畜戰馬損失極大,再加上頡利可汗不善於處理內政,弄得突厥人心離散,東突厥此時實在是外強中乾。
就在頡利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深受突厥危害的大唐竟然秘密遣使者與頡利聯絡,並送給他大量珍寶財物示好。隨後雙方透過來使結為盟友,並約定在冀州發兵東突厥時大唐需出兵相助。有了大唐這個盟友,頡利方自定下心來。但是就在此時,天亡突厥,突利因為不滿頡利將他拋在一旁獨自與大唐結盟。經過一番思索,突利率部投靠了冀州。至此,主持此戰的冀州將領李靖見主動進攻的時機來到,不待冀州軍部總管李元霸的進攻命令下達,李靖當機立斷發動了進攻。
趙王李元霸與李靖一致認為草原廣袤遼闊,而突厥騎兵靈活機動,與之遊戰非我之所長。要想盡快平定突厥,冀州軍不能使用騎步結合、步步為營的常規作戰策略。因為這樣做耗時太長,且在深入草原之後部隊的後勤補給會出現困難,所以只能使用輕騎部隊對其實行快速定點打擊,選擇重要的政、軍目標一舉拿下,摧毀突厥人的信心,促其歸降!
定襄就是此戰的第一個既定目標。
貞觀六年五月,冀州北平軍區統領大將軍李靖率風旅虎衛軍、豹衛軍五千鐵騎從雲州出發,夜襲定襄城。駐守定襄的突厥大將康蘇密不料冀州軍來得如此迅速,於夜深又在驚惶之間更是不辨冀州軍實力。康蘇密以為冀州必定會傾北平郡兵力進犯,他慌忙領軍後撤,定襄遂被一舉攻克!
草木皆兵之下,惶恐中的康蘇密不敢迎戰,一路向北撤退。李靖從康蘇密所部未接一戰便已撤退,推斷出康蘇密一定誤以為是冀州大軍攻城。當下李靖索性就冒充冀州大軍主力虛張聲勢追擊康蘇密,同時亦派人通知北平大軍進駐定襄並分兵前來追襲。
遠在長安的李世民在戰事突起的第二天就得到了訊息,但是他卻沒有依照盟約向東突厥派出援軍,而是命令在東突厥西部邊境駐紮的屈突通所部做好戰備,隨時準備從西部大舉進入東突厥。
************
康蘇密大軍正在向北方的白道撤去,李靖率領五千鐵騎遠遠綴著。
白道其地雖然無城可守,但因那裡是通往頡利可汗牙帳所在地哈爾穆林的要道,故有五萬突厥精銳鐵騎駐紮。
也是老天要成就李靖的一世英名,就在李靖率軍將近白道時,竟然起了彌天大霧!
李靖大喜!如此大霧中康蘇密敗軍只能停步駐紮,李靖立即命令隨軍的特戰隊員打探康蘇密敗軍駐地方位,他決定利用這大霧打一場奇襲戰。
……
五千風旅鐵騎銜枚裹蹄,在特戰隊戰士引領下悄然繞過了康蘇密潰軍的駐紮地緩緩摸索前進。大霧中,十步之內尚可視,十步之外簡直就是迷濛一片。兩名特戰隊員手持著製造局研發的軍用指南磁針在前方引路,其後另有幾名特戰隊員在心裡默記著行進的步數。
行進一段路程之後,當頭一名計算步數的特戰隊員停下腳步,與另幾位特戰隊員低語核對了一下各自默計的里程,然後該隊員來到李靖面前低聲稟告道:“將軍,我軍已經行進約十二里,前方一里處應該就是白道突厥軍的大營了!”李靖點點頭,輕聲對身旁的傳令兵說道:“傳令下去,前方一里將至突厥大營,全軍做好戰鬥準備!”自傳令兵開始,命令就如傳接力棒一般傳遍了整個隊伍。
隨即,五十名特戰隊士兵走在了最前方,按照李靖的意圖,他們將負有探察、清除崗哨的任務。
此時白道的突厥大營平靜如常,定襄失守的訊息還沒有傳來,同時由於大霧過於迷濛,突厥士兵並沒有像平日裡一樣在營外練習騎射,除了值崗的崗哨,其餘計程車兵都在營帳中歇息。
營帳外,一名值崗的突厥兵揉揉已經發酸的眼睛,大聲對身邊的同伴說道:“這霧還真大,我使足了勁也看不到十步之外。”他那同伴埋怨道:“是啊!好久不見如此大霧了,這霧露都快把我的衣服給溼透了……媽的!還有半個時辰才換崗,怎麼熬啊!”話音剛落,他瞥見前方模糊出現幾個身影。
“誰!”突厥哨兵警惕地喝問道。
來人並不答話,兩名突厥哨兵察覺有異剛待呼叫,“嗖嗖”聲響中,好幾支弩箭從二人身上透體而過,並且每箭都命中心臟部位,兩名哨兵不及發出警訊就被射殺於箭下,估計二人的心臟都已經被射的稀爛。
隨即,大霧裡迅速閃出十來名冀州特戰隊士兵,其中一人輕聲說道:“好強的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