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視為選秀大會的大熱門,但是卻也沒有一個人膽敢因此小視了他對於密歇根州大的意義。無論是他的冷靜、領袖氣質還是關鍵時刻所展露出來的殺手本色,都遠遠超過了大多數同齡人。即使是被拿來與我還有埃文·特納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而他也正是密州大老帥湯姆·伊佐那些繁複而高效的進攻戰術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最忠實的執行者。他的選秀前景之所以被看衰,我想唯一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的玻璃體質了吧。
而提起中鋒戈蘭·蘇頓,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身高,2。08,一般來講並不能滿足一支nba球隊對於五號位的身高要求。但是,古往今來,也不乏查爾斯·巴克利、查克·海耶斯或者是格倫·戴維斯這樣的內線球員在nba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尤其當這名內線還擁有著一雙能夠在20英尺外精確命中投籃的妙手的時候,我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這種信念。你想到了誰?是的,梅米特·奧庫!沒錯,布拉德·米勒!
而雷瑪爾·摩根,雖然相對而言是三人當中最弱的一個,但是此君本賽季的場均得分也突破了20,是密州大狼獾隊中,僅次於卡林·盧卡斯的二號得分手。他的特點就是樣樣精通,這從他的資料成績單上便能一窺究竟,在狂攬20+得分的同時,他還能拿下6個籃板,4個助攻,1。5搶斷,1個蓋帽,巔峰時期的基裡連科的即視感有木有!
所以,他們同“野貓”的碰撞註定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硬仗。
果然,開球以後第一個回合的攻防就糾結了足有一分多鐘。
先是蔡司·巴丁格的中距離跳投,在摩根的干擾下沒能命中,蘇頓力壓希爾搶下籃板以後,盧卡斯的妙傳又被摩根浪費了。
“維斯!”希爾搶下籃板以後,大吼了一聲自己的小個子隊友的名字,但是就在全場幾人的注意力都放到小個子維斯身上的時候,皮球卻徑直朝著巴丁格飛了過去。
但巴丁格接球以後,卻一刻都沒耽擱,立即一個最最基本的體前變向,就把還在愣神的摩根給過掉了,顯然這應該就是三人組常用的小伎倆了。
可密州大這邊的應變也很快,內線的戈蘭·蘇頓第一時間就如同一隻出籠猛虎朝著巴丁格猛撲了上來。
看到所有的投籃角度都被封死,巴丁格無奈之下只好分球給籃下的隊友希爾,好在後者也沒辜負他的期望,一記漂亮的幹拔暴扣,終於打破了場上一分多鐘的僵局。
可是密州大這邊很快便還以顏色,卡林·盧卡斯與蘇頓的擋拆配合,亞利桑那這邊被迫進行了交叉換位。可是身高僅有1。78的小個子維斯即使是在身高偏矮的蘇頓面前,也實在是太瘦弱了,蘇頓輕鬆的上籃命中兩分,視維斯的防守如無物。
但就在場上雙方球員鬥得不亦樂乎,你來我往的時候,卡林·盧卡斯不住重複的一個小動作還是吸引了我的眼球。
每次進攻以前,他總是自然不自然的要用左手摸一下右耳的耳垂。
他,也是,能力者!
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之前兩次與密州大同臺競技,我竟然都沒注意到卡林·盧卡斯的這個小動作,所以雖然他強的有些離譜,我也從沒往“能力者”這方面去想。
但從今天不斷重複的這個小動作來看,他定是“能力籃球者”無疑了。
想通了這一層,他之所以會如此“玻璃”的疑惑便也迎刃而解了,無疑也是濫用能力的後遺症了!
只是現在我還並不能搞清楚他的“能力”效果是什麼。
但是,為什麼從來都沒聽馬修叔叔提起過這個“同道中人”呢?還是馬修叔叔也在有意的向我隱瞞著什麼?
嗯,等明天比賽結束以後,一定要找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問個清楚。
卡林·盧卡斯一個漂亮的不看人傳球,準確的找到了雷瑪爾·摩根,這記漂亮的空中接力引發了場下尖叫連連。
就連場邊的巴克利都情不自禁的高呼了好幾聲“oh!mygod!oh!mygod!”
自這球開始,狼獾逐漸拉開了野貓的差距。但是與其說野貓弱,還不如說是野貓倒黴。
喬丹·希爾內線攻防俱佳,只可惜卻偏偏碰上了一個愛扯到中距離策應跳投不按常理出牌的古怪對手。
而主要依靠投射輔以突破的進攻核心蔡司·巴丁格,最怕的就是那種不管你有球沒球都像是一塊牛皮糖一樣粘到你身上的防守悍將,而“全能戰士”雷瑪爾·摩根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拼命三郎。
但是以上這兩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