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年輕的人走在一起時,我就可以戴上。”
“你別給我丟人了。”
“丟人的事,是你做的。”也不知是玩笑話還是真話,兩人間的氣氛開始緊張起來。
教授又把視線拉回到冬子身上,說:“和這麼任性的人打交道,也真夠你受的。”
“夫人經常照顧我的生意啊。”冬子不得不這麼回答著。
大概又過了十分鐘左右,冬子從中山夫人家出來。
“晚安!”
夫人的聲音消失在暮色中,大門被關上了。
冬子來到大街上,又回過頭來,透過茂密的叢林眺望了一下夫人家的豪宅。這一帶是澀谷地區的高階住宅區。每棟房子都有一個大大的花園,一般老百姓只能望而卻步。
從外邊看上去,這兒的住戶似乎都是幸福的人。但裡面的情況卻並非如此。至少中山家的夫妻關係就是貌合神離。
教授五十歲,夫人也四十出頭。兩個人都已經到了人生的圓熟期,為何到了這時夫妻還會冷戰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即便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直接的導火索還是因為夫人做了手術。自從夫人摘掉子宮以來,要求越來越強烈,而教授反而開始躲避起來。若是這樣,那次手術對於兩個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陷入沉思的冬子,越發地想不清楚了。
本來醫療和手術,是為了治療疾病而存在的。把不健康的地方治癒,讓患者健康起來。然而,另一方面,醫療卻使夫妻關係冷淡起來,甚至成了導致夫妻關係破裂的原因,那這種醫療是否正確?或者說,身體健康了,就可以萬事無憂了嗎?
固然醫療是治療疾病的。但如果不能同時治癒心理,就會出現問題。不光是要治病,更重要的是要治人。
可是現在的醫生,好像根本對這樣的事情不感興趣。只對病情感興趣,而對病人漠不關心。忘記了每一個患者對病情都抱有不同的心態,每一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受到的傷害也不一樣。或者即便知道也是無視。這完全不符合醫生的職業操守。這種做法,簡直就是不負責任。
當然,讓醫生對患者術後的性生活負責任有些過分,但醫生至少應該考慮到這個層面。冬子越想就越是陷入了困惑。
總而言之,應該再多關照一下患者的心理層面。尤其是和性有關的病情,希望能給予考慮。中山夫妻的不和,也正是因為大夫沒有考慮患者切除器官之後的處境所導致的。
冬子實際上是在借中山夫人的例子,思考自己的狀況。
第七章 行春(1)
一連幾天,東京都很冷,櫻花的花期也受到了影響。直到過了四月中旬,才終於迎來了明媚的春天。
原宿參拜大道上,一排排的櫸木披上了新綠,種植在步行街上的杜鵑花也開始爭相綻放。在晴朗的日子裡,大街上從早到晚到處都有一對對青年男女。
盛夏時,可以在巨大的櫸木樹蔭下歇憩;晚秋,路面被落葉覆蓋;冬天,早晨的寒氣加深了寂靜……原宿的四季呈現著不同的情趣。
四季中,冬子最喜歡這春意盎然的新綠。
極盡裝飾之能事的女性服裝店的玻璃櫥窗,映照在和煦的春光裡,身穿個性十足的時尚服飾的年輕人走在四周的大街上。
因為是年輕人居多,所以穿的並非名貴時裝,都是些質地便宜、自己搭配的衣服。可絕沒有重樣兒的。從T恤衫到牛仔褲,都體現出年輕人自己的創意和匠心。每張臉上都流露出我是最時尚的自信和驕傲。
這些稚嫩的臉,與這新綠盎然的街道非常相宜。
站在原宿車站前的過街天橋上,就能將整條參拜大道一覽無餘。大道在橋下呈現出一個緩慢下降的斜坡,一直通向明治大街的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的前邊形成一個低窪地帶,再往前方又構成了一個緩坡,一直通向青山。
下了一個坡,然後再上一個坡。這緩緩的坡路讓整個大街有了變化,顯得非常的柔和。
每當冬子走在這個過街天橋的中段,都會佇足眺望。
下面是從青山通向山下手大街的道路,汽車川流不息,也不知什麼原因,過街天橋總是在微微地晃動著。雖然是鋼筋製作的,但據說比起牢固不動的橋,略微顯得有些擺動的橋會更結實。站在這樣的橋上,風一吹就會感到害怕,從橋上往下看時,甚至還會生出縱身跳下的衝動。
出於恐懼,所以冬子總是朝遠處眺望。
如果說參拜大道的東邊屬於大街動的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