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如果沒有美軍干涉,勝利是有把握的。” 王德肯定地回答。
他們兩人更加堅定的一致意見是:戰鬥決心不變!
張愛萍以最快的速度驅車趕到台州軍分割槽的作戰值班室,打保密電話找到了副總參謀長陳賡。
“哈哈!”還沒容得張愛萍開口,聽筒中便傳來陳賡副總參謀長的笑聲,“不贊成我們的那個意見,是吧?”
張愛萍與陳賡是性情相似的老相識了。此刻,向來說話不帶拐彎的他更是語氣乾脆、一針見血:“是不能接受。”
張愛萍一一詳細陳述了他和“前指”其他領導的共同意見:“目前,部隊的各項作戰準備工作已經完成,而且都已經進至待機地域,18日的氣象預報良好,又沒有美機、美艦的干擾,是發起進攻的大好時機。如果改變作戰計劃,延期進行,除了我軍的作戰意圖難免暴露外,大批老兵退伍,部隊還要從頭訓練,其損失和影響不可估計……”
“哎呀,有這麼嚴重嗎?”陳賡還想說服張愛萍,但均被張愛萍一一“駁回”。
其實,陳賡和張愛萍兩位戰將的心是相通的:氣可鼓而不可洩,謀可深而不可疑。臨陣猶豫,是兵家之大忌!恩格斯說過,放棄有利時機去對付敵人,就是犯了戰爭中所可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坐失良機是最可痛惜的啊!
陳賡問:“你有絕對把握嗎?”
張愛萍反問:“‘絕對’二字怎麼講?!”
陳賡說:“那好吧,待我向粟裕總參謀長報告再給你答覆。”
張愛萍又追加一句:“要知道,我明天就要開始行動了!”
“我一定儘快告訴你。” 陳賡爽快地回答。
由於從北京到臨海距離很遠,有些地方的有線電路質量較差,他們兩人的這一次次通話,前後折騰了幾個小時。有時實在無法聽清,還不得不由前線通訊處的黃春參謀在電話總機中為他們二人傳話。
在張愛萍等待總參謀部回話的時候,參謀方宗嶽又接到華東軍區副司令員許世友要求執行總參謀部電報指示的命令:“把部隊撤回,停止攻擊一江山的作戰計劃……”
許世友副司令員還直接打電話給在石浦的第20軍副軍長黃朝天:“軍委不同意打這個仗,你把部隊拉回來!”
許世友在我軍高階將領中素以性情直爽、脾氣倔強著稱。再加上他是黃朝天的老上級,這自然使黃朝天感到壓力很大,左右為難。但他經過深思熟慮,認為許世友副司令員固然是自己的老上級、好領導,他在得知軍委、總部的通知,堅決貫徹並沒有錯。不過現在自己是以“浙東前指”副司令員的身份帶兵出征的,因此自己的行動只能聽命於眼下的直接領導張愛萍司令員。否則多頭指揮,會使部隊亂套。戰場上的情況往往是在不斷的變化。如果許世友副司令員瞭解了前線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做法是一定能夠理解的。
當時,張愛萍接過這張抄件,瀏覽了一眼,便甩到桌子上。他果敢地右手一揮:“出發!”
一個參謀怯生生地問:“司令員,到哪裡去?”
“頭門山,前沿指揮所!”
陳賡把張愛萍堅決維護作戰計劃的意見向粟裕作了報告,身經百戰的軍事能手粟裕表示同意張愛萍的意見。但他讓陳賡向國防部長彭德懷報告。
這時候,彭德懷正在中南海參加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他接到陳賡的報告後,順便報告了毛澤東主席。毛主席當即徵詢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的意見,以不容置辯的語氣對彭德懷說:“德懷同志,你是國防部長,就授權給你來下這個決心吧!”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毛澤東授權彭德懷下決心(3)
曾經橫刀躍馬南征北戰了大半輩子的彭德懷,本來就同意張愛萍和“前指”的這一計劃,他原先也沒想到半路上會殺出個程咬金來。
這時,彭德懷當即批示:同意愛萍同志意見,戰鬥照原計劃進行!
歷史證明,攻佔一江山島戰役時機的選擇,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戰鬥命令一經下達,部隊立即行動起來。
在戰爭時期,我軍代代相傳著一個老傳統:“不談個人問題”。幹部戰士中逢到有需要回家探親,住院治病,談婚論嫁,結婚找物件的,回答的總是一句:“等打完仗再說。”
現在,和平的日子終於來到了,部隊駐下來大休整,於是部隊中積澱多年的“個人問題”,便自然地浮出了水面,特別是大齡甚至超大齡的營、連、排幹部找物件結婚的終身大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