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
……這些振奮人心的勝利訊息,使人們感到這一個多月來緊張的心情,頓時輕鬆了許多。
指揮所裡的首長們不約而同地彎起手臂看錶,時間是14時半,比原計劃提前了幾分鐘。
張愛萍說:“我們在14時半登陸,17時半結束戰鬥,美軍想來也來不及了。”
接著,他習慣地將軍帽拉正,站到短波講話器前面大聲說:“我代表*中央軍委,代表華東軍區陳毅司令員和軍區首長,代表前線聯合指揮所全體人員,向前線陸軍部隊祝賀;向海軍部隊祝賀;向空軍部隊祝賀,祝賀你們登陸成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先發制人(23)
王坤參謀長請示了“登指”的黃朝天司令員,便和政治部主任張浪等帶了“登指”的人員準備下船。張愛萍對他們說:“很好!你們可以去了。拿下後馬上佈置防禦,還要向北京發報。告訴同志們,明天就向全國、全世界宣佈一江山島戰鬥勝利的訊息!”
王坤參謀長、張浪主任和“登指”人員一行,在黃岩礁上岸,順著戰士們踏過的足跡,從峭壁上朝上爬。峭壁又滑又陡,大家出了一身汗,才爬到190高地上面。
一路上,他們見到走過的礁石和山面上,到處散滿了被我軍炮兵擊碎的細沙和石子,工事、交通壕、四周的彈坑密得像蜂窩一樣。敵人長期構築的永久性與半永久性的碉堡、工事,此刻有的被揭去了頂,有的則塌倒一邊,泥灰和著硝煙隨風飄散,鋼筋都*裸地露到外面。
這真是好一場激戰啊!炮聲、槍聲、手榴彈爆炸聲、吶喊聲連成一片。我軍陸、海、空三軍直戰員同仇敵愾,浴血奮戰,
此時,190高地已經被我軍佔領,部隊正在向縱深進擊。他們在南一江向180高地進攻,在北一江向203高地進攻。敵人頑固地死守住碉堡、工事,南一江的守敵還向我軍組織了兩次反衝擊。
見戰鬥正在激烈地展開著,王坤等便將指揮所設在190高地的凹部,馬上派人去各部隊聯絡、查明情況。
一江山島上的國民黨守軍司令是被蔣介石封為“克難英雄”的王生明。自他上島之時起,就秉承蔣介石、蔣經國等人的訓示,在劉廉一指導和支援下,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公司,耗費巨資在島上修建了大量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碉堡、工事,形成了“五連環”的防禦體系。
一江山島上的工事、陣地被編成了三條縱深防線:
第一線:以西山嘴、海門礁、樂清礁、向陽礁、守固村及南江的鞏固坡、田岙灣等突出部分為前沿支撐點;
第二線:設於山腰各突出部,築有輔助塹壕及地堡,並以交通壕與前沿及縱深相連線,組成鎖閉工事;
第三線:以203、190、160、180各高地為主要核心據點,築有水泥牆及永久火力發射點,形成堅固的環形防禦。
各線陣地支撐點有交通壕相連線,名突出部分及重要火力點前都設有鹿砦、鐵絲網、地雷等障礙物。南、北一江山島上共修築了大大小小154個地堡,這些地堡構成了4層密集的火力網。南一江山島與北一江山島既獨立守備,又互為依託,整個一江山的防禦重點在北島。
由於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在戰前的一切準備工作都是秘密進行的,並且故佈疑陣,讓國民黨軍誤以為解放軍是要向披山島發起攻擊,從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因而直到戰役發起前,臺灣和大陳島的國民黨守軍始終被矇在鼓裡,疏於防備。
一江山島上沒有居民,更談不到村莊,解放軍轟炸的“中山村”等都是國民黨守軍兵營的名稱。在第一次空中火力突擊中,解放軍空軍的轟炸機、強擊機相互配合,輪番投彈轟炸,將成噸的炸彈傾瀉在國民黨守軍的陣地上。震耳欲聾的炸彈爆炸聲,彈片四處橫飛的尖銳嘯聲,國民黨兵鬼哭狼嚎般的叫喊聲交匯在一起。一江山島上烈火濃煙沖天而起,國民黨守軍的陣地、軍營均湮沒在硝煙、烈火和塵埃中。
與此同時,人民空軍還派出1個轟炸大隊和1個強擊機大隊,飛抵大陳島上空,向國民黨軍大陳防區司令部、炮兵陣地、無線電和雷達等軍事設施發起攻擊,炸燬了大陳島上的遠射程大口徑火炮陣地和指揮系統,使大陳島與一江山島的通訊聯絡一度中斷。一江山島和大陳島上的國民黨軍窮於應付,他們原先制定的協同作戰方案此時變成了一堆毫無用處的廢紙。
先發制人(24)
第一個在一江山島登陸的步兵第178團5連突擊班班長傅德昌帶領幾名戰士超過第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