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把美國總統和蔣介石的痴心妄想在東海上空沖刷得乾乾淨淨。
他在一種將軍的智慧和安然中,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清早,他在天主教堂前面庭院裡散步時,望見老煙槍聶鳳智笑憨憨地走了過來,“報告首長,昨天夜裡,我偷聽了敵臺廣播……”
兩位將軍在哈哈大笑中,話題很快便專注到了北京中南海,毛澤東主席為了回應這個條約將要揮出的那記老拳來……兩人不約而同地料定:毛澤東這記回應的老拳,肯定砸在一江山上,一定會用一江山-大陳島的汪洋火海,來把這個紙老虎條約燒成灰燼,而這記老拳出手的時刻,就迫在眉睫。
一觸及上陣交兵的大事,兩位將軍的豪興便立刻變成凝重深沉的思考。
張愛萍鄭重地問聶鳳智:“我們封鎖海島的戰鬥,打到現在,距離完全奪得兩權的要求還有多遠?”
擊沉“太平”號(6)
聶鳳智抽完一支菸卷,正要張口回答,參謀長王德捏著一張字條走過來對張愛萍說:“陶勇司令員決定,再派一支魚雷艇大隊南下參戰……”王德將字條遞到張愛萍手裡。
字條是“海指”副司令馬冠三的電話記錄,說明了魚雷艇大隊到達寧波港的行程和日期,還有對這個大隊具體佈置的建議。張愛萍讓聶鳳智看過了電話記錄。聶鳳智笑笑說:“魚雷艇的首戰大捷吊出了陶大哥的胃口,他想再抓條大魚過足饞癮,好呀,實在太好啊!”
張愛萍輕拍著馬冠三的字條問王德:“你看,這新來的魚雷艇大隊,安在什麼地點為好呢?”
聶鳳智一聽這話,立刻背轉身去,走開。他不想插手這兄弟軍種具體部署之事。張愛萍伸手把聶鳳智拽住:“你也來參謀參謀嘛!”
“我完全贊成馬冠三同志的意見,白巖山那地方不錯。”
“把新來的魚雷艇大隊擺在白巖山,這樣便同高島魚雷大隊形成了兩隻拳頭,南北呼應,兩面夾擊。”王德對馬冠三的建議進行分析。
“在拳術上這叫抱虎歸山。”聶鳳智帶點開玩笑地說,“兩拳相向,這麼一抱,便把大陳灣的這些軍艦,抱進懷裡來了!”
“既然你們都說好,就這樣定吧。”張愛萍笑著一錘定音。他對馬冠三的建議是滿意的。
張愛萍此言既出,王德連忙說:“那我馬上去找海指司令部,照此執行。”
張愛萍把話題重又拉到奪取大陳島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上面:“說說你的打算吧!”張愛萍催促著。
聶鳳智咂了咂嘴,好一會兒才說:“事情有點麻煩呢!”
他望著大陳海灣方向:“現在的問題,就在這幾條軍艦上面。經過上次那場轟炸,特別是海軍魚雷艇把“太平”號炸沉,大陳灣這十來條軍艦也學乖了,他知道我們空軍的飛機至今還不能在夜間出動,所以它就在夜間出來巡邏,夜間在大陳灣裡補充給養,天一亮,便躲到海里去,同我們打游擊,讓我們沒法下手啊!”
“總不能老讓它這個樣子‘油’下去呀!你想想辦法嘛。”
“辦法,我是想過的,我想抓幾個惡劣天氣,趁他的軍艦大白天也只能停在大陳灣裡,不能出海去遊擊,這時我們空軍給他來個突擊,搞掉它幾個大傢伙,這樣可能解決問題。”
“這樣的天氣,能抓到嗎?”“難,難啊!”“難,並不是沒辦法。還能難倒你聶老總嗎。”張愛萍縱聲笑了。聶鳳智回到自己的指揮所,便忙著給南田前進引導站打電話。
離寧波市100公里的東磯列島上面,有個名叫南田的小島。島上沒有人家,長滿亂刺和荒草,還有幾處齜牙咧嘴的礁岩,小島東頭有座高地,站在高地一望,上下大陳島、一江山、披山、南北麂山諸島盡收眼底,大陳灣裡那些進進出出的軍艦、漁船,也一眼望得清清楚楚。
1954年4月,聶鳳智來到南田,一眼看中了這個不起眼的荒涼小島,便讓華東空軍司令部組成一個“前進指揮引導站”,紮根這小島上面。引導站的二十來個官兵肩扛背抬著雷達裝備和無線電通訊器材,攀懸崖,過絕壁,沿著沒有路的山路,把一個雷達通訊站安在了敵人的眼皮底下。
小小的前進引導站在南田小島上站穩腳跟後,聶鳳智又把另一個小站推進到距此地100公里外的松門。南田和松門兩個引導站一旦建立起來,聶鳳智在寧波城裡便確切地掌握了大陳列島天空和海上的情況,便把航空兵作戰的飛行半徑向南推進了100公里,使臺灣空軍在大陳上空戰鬥停留的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為我軍在大陳島奪取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