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古剎主持戒品。老和尚一臉的笑容:“施主,別來無恙?”
瓷缽能顯示影象,楚辭在戒品那兒見過,回到G市後他試了幾次均不靈驗,漸漸把它的神奇之處給忘了。他以為看花了眼,揉揉眼再看,水中出現的分明是戒品!他激動了:“師傅,還好……”
“身在逆境,能泰然自若,貧僧以為你的心已經清靜……”
楚辭真誠地說:“清靜談不上,用處變不驚要恰當一些。”
“心已清靜也好,處變不驚也罷,只是層次不同而已……關鍵是你開悟了!佛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疑、悟兼而有之,定能釋然、解脫。需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施主切記!”
“明白了!”戒品說的幾句禪語,楚辭平時有所耳聞,但不甚了了,此時他的體味最深。
“上次你在寺中問我:‘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想必你已有所悟?”
“師傅,所經歷之事,仍然歷歷在目,無不印正……”楚辭正想問戒品,茫茫苦海之中,他該如何,缽中蕩起一陣漣漪,戒品的影象消失了。其實,他已經在心裡悟出答案:心已清靜,泰然自若,能做到這八個字,就能走出苦海……
缽裡的水紋平靜了,楚辭驚訝地看到,水面漸漸幻化出大師的影象。大師笑吟吟地看著他。楚辭想起他在香港第二天去見大師,見到的是殘壁敗垣,不免心裡充滿疑惑。
“你別這麼看著我,我不是你想象中的孤魂野鬼,更不是蒲松齡筆下的狐仙,我是實實在在的人……”
“大師,我在香港的事,你事前知道,為什麼不向我點破?”
“那一劫難,你躲不過……還有,你六根未盡,否則也不會被修竹迷住……”
楚辭打斷大師的話:“不對,我僅僅是對她有好感而已,說我六根未盡,其實不然,殊不知,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此愛與彼愛,有著質的不同,你混為一談!敢問,修竹與孟桐,你可以相提並論麼?”
楚辭沉默了,看著大師一時無語。貿然,他想起大師胸脯上那一顆有著黑點的紅痣,他曾經在林子身上見過,從大師的年齡來說,要是林子健在,也正好是她那個歲數;還有,她為何對秦家的事如數家珍,一切都瞭如指掌:“大師,我能問件事麼?”
“你問吧……”
“六十年前,漁子溪有一秦姓人家,家道中落後,老人回鄉懸壺濟世,他身邊只有一個女兒,名叫林子……”楚辭注意著大師臉上的變化:“在厄境中,父女倆相依為命……一天,一個叫石英的青年,闖入他們並不平靜的生活。也許是緣分,父女倆都很喜歡石英;秦老想將女兒託付給他,林子也在梅林中對他說此生非他不嫁……”楚辭從衣領中扯出玉佩:“大師,你見過這隻玉佩?它就是林子給石英的定情之物!”
第五十五章 痛失童身(1)
大師眼裡望著玉佩,平靜的眼睛不由閃出一絲火花。
“石英因故身陷囹圄,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是這隻玉佩和他對秦老,尤其是對林子的思念,才給他活下去的勇氣……大師,世事難料,六十年過去了,陰差陽錯,石英未竟的事情在我身上再現,我經歷了他所走過的路……有時,我也不搞不清楚,我到底是他還是我。如果我是石英,我深深愛著林子,請大師成全;要是我就是我,我願與孟桐廝守終身……”
大師輕聲說道:“你與林子,破鏡難圓;孟桐與你,上次就告訴你了,道不同,不相謀……”
楚辭悲從中來:“上天為何對我這樣?我愛的人,一個都得不到?”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不可強求。”
“有一事我不明白,是石英示竟的事情,由我來完成;還是他欠下的債,該我來替他償還?”
“你是個聰慧之人,應該悟出。”
“我天生愚鈍,還請大師明示!”
大師微微一笑:“時機未到……”
楚辭看著大師酷似林子的五官,動情地喊道:“大師,如果你真是林子,就現出真身,想想我對你的一片苦心!”
“你怎麼會這麼想呢?”大師怔怔地看著楚辭:“我不是她!”
“那,”楚辭指著她的胸脯:“請你讓我看看你胸前那顆紅痣!”
大師臉上露出一絲羞澀之情,用手整理著敞開的衣領:“這……就不必了吧?”
“不,我一定要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