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 「我覺得我現在寫的東西不是疾病文學,是陪伴文學。我覺得我在寫我媽媽的故事時,情緒獲得紓解,勇氣也不知不覺生了出來。」我說,意識到其實是媽陪伴著我。 想起了周大觀。
人在進行創造活動時會帶給自己力量,也會帶給旁人力量。至少我是這麼期許自己的作品。
陪伴在媽身邊寫些這個家的回憶,除了排遣我的愁緒跟不斷壓抑的、對媽的心疼,我更希望這份彼此陪伴的回憶能帶給媽力量。對一個完全以這個家庭為重的媽來說,這份陪伴書寫能讓媽知曉她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意義」,而不是一個模糊的、形而上的「重要」。 然後我想,應該解釋我一直提到的,我媽的腳踏車。 媽不會騎機車,不會開車,只會騎學生時代學會的腳踏車。而媽的個子小小的,只有145公分,要煞車時一定得輕輕跳下,在路上十分好辨認。 「媽,打勾勾,如果我考上國立大學妳就要學騎機車。」弟弟是家裡最後一個考大學的兒子,成績不上不下,使他跟媽的約定包羅永珍,有騎機車、下象棋、玩撲克牌、打麻將等等。 後來弟弟突破實力考上了師大工教,媽也真的嘗試學騎機車。
()
但就在第一天練車的深夜,媽在家門口前的小街道上努力駕馭鐵金剛似的名流一百,一個煞車不及,慢慢地撞上一臺計程車。媽只受了點輕傷,但從此不敢再學。 所以媽還是騎著她的腳踏車。 記憶中媽的腳踏車從未新過,媽沒坐在椅墊上的時間比真正踏輪子的時間要長。
國小時,如果爸偷懶,媽就牽腳踏車送我們兄弟走路去上學。其實我們家離民生國小並不遠,只有一公里左右,但媽就是不放心,尤其當時的「陸正綁架案」震驚了每個臺灣母親。 輪流坐在媽牽的腳踏車上,我們慢慢經過彰化最有名的兩間肉圓店,穿過一條專賣過時衣服的成衣街與車站附近的小吃集,走著走著,看見牛肉麵店左轉,然後小心翼翼穿過大馬路,進入靠近學校的兩條小巷。書包在媽的腳踏車籃子裡晃著,此時我的心會開始扭捏。
那個時期的小孩子多半都很畏懼「在同學面前丟臉」,讓父母接送上下學意味著自己被溺愛、不夠成熟。跟媽越靠近學校,我就越怕被同學看見,簡直是提心吊膽,於是一定不會在靠近學校時坐在腳踏車上。儘管彆扭,但我很清楚媽的愛,所以從沒像同儕用大吼大叫斥退父母的溫馨接送,只是將羞得將拳頭捏緊。 矛盾的是,媽送我們到校門口時,我們會很自然地朝媽的臉頰親一個。 「媽媽再見。」我們親親道別。
「要乖啊,不要再讓老師寫連絡簿!」媽說第二句話的時候,幾乎都是針對我。
我的國小就是在不斷被老師寫連絡簿的恐懼中幹他媽的渡過。 民生國小有三個門。每個兄弟因為各差了兩歲,所以離開媽的地點也不同。記得我剛上五年級不久,哥已上國中,弟又先進學校另一個門。那關鍵的一天,媽獨自送我到正門口時,囑咐我幾句就轉身牽腳踏車要走。 「媽,還沒親?」我愕然,有點不知所措。
「長大了啦,不用親,快進去。」媽說,有點靦腆。 我眼眶驟然一紅,淚水噙滿了視線,幾乎要哭出來地走進學校。
忽然,媽叫住了我,我淚眼汪汪地朝媽踱步。 「好啦,過來。」媽說,終讓我在她的臉頰上啄了兩下。 後來那個瞬間成為媽不斷向親戚說嘴的經典畫面,也是我記憶中最動人的一刻。 後來哥哥上了高中,將掛有籃子的水藍色淑女車除役後,媽就接手,往後又在上面搖搖晃晃十多年。籃子經常裝滿了菜跟日常用品,有時重的不可思議。
但我們一個個都比媽媽高、重,再也不會坐在腳踏車上頭,讓媽慢慢牽著了。 那些溫馨接送的日常畫面雖然不曾留下照片。但我說過,這世界上沒有巧合,所有的事物都像齒輪般緊緊咬合,都有存在的重要理由。我對關於媽的記憶特別鮮明,必是為了儲存那些動人的時刻。 十點藥局打烊,爸來了。
爸見到媽很開心,然後一愣一愣請教媽許多東西的存放位置,露出依戀的表情。 「真想把妳抱回家,實際操作一下。」爸感嘆,親暱地與媽親親抱抱。 這次媽身體出狀況,來醫院檢查前爸老是哭,弄得媽眼淚也無法收住。
但爸的眼淚對媽來說意義重大,媽在爸的生命裡留下最辛勞的背影。 又剩下我守護媽,靠著微弱的光線,慢慢讀著尋秦記的最後幾章。
此時我不禁想到回臺北上課的弟,有些擔心他。 弟一個人在空蕩蕩的臺北, 想必一定很寂寞吧。睡覺的時候一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