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第3/4 頁)
過十幾年,雖是如此,十幾年間出現的網文數量依舊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如果不是憑藉人工智慧一號的資料提取能力,想要完成這件事,需要動用不少人力。
而一號完成這件事,不過用了七分鐘!
“第二世界的故事背景,國術世界不過是冰山一角,易天行設定做的太開,幾乎什麼力量體系都可能出現,不排除時空結晶,具備神格特質的可能!”
陳博士說著,科學本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現在,故事化作真實的世界都出現了,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相比李院士王教授兩個老者,陳博士作為年輕人,思維無疑是更開放更靈動。
“現在我們對於時空結晶知道的還是太少,我建議最好保持原狀,現在時空結晶已經足夠我們利用了,若是貿然增強,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陳博士嚴肅的說道,國家的力量翻江倒海,如果時空結晶真的具備神格的特質,想要增強時空結晶的效果,其實很簡單。
就算是再爛的故事,傾盡一國之力推廣,也能變成名著。
人都是從眾的盲目的,當大多數人,或者說所有媒體,所有風向,所有的公知都在說一本書好,一本書有深度,就算原本沒有深度,在無數人的腦補之下,也會變得有深度。
在網文界,這種手段叫運營,不過一般的運營都是小打小鬧,發書的時候刷個幾十上百個盟主,刷個幾十萬張幾百萬張推薦票,這就是正常的運營手段。
而要是換國家來做,只要不怕浪費成本,完全可以讓某本書,天天上某汪一直想上的頭條,再做絕點,直接提取幾個片段,稍微潤色一下之後,直接編入教材,方法不要太多。
“的確!”聽完陳博士的話,李院士與王教授紛紛點頭,面對這種超出他們掌控,但卻不得不依賴的東西,保持現狀是最好的辦法。
“有關兩個世界宇宙常數的測試結果也出來了,至少在已知的所有常數之中,兩個世界是基本一致的,第三批戰士帶過去的核燃燒,也進行過嘗試裂變,一切資料正常,只不過,以第二世界龍隱二號基地現有的工業條件,無法支援完成核武器的打造!”李院士繼續說道。
“上面已經發話了,核武器必須在五年內完成,這關係著十個五年計劃的第一步,只有擁有了核武器,我們才算是在第二世界站穩了腳跟!”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
上面的人不是沒想過直接把核武器送過去,大量引爆,直接引發第二世界的核戰爭,直接破壞第二世界現有的文明。
然後再派出大部隊,直接鎮壓全世界,將第二世界直接變成華夏的軍事基地,至於道德,當一件事上升到國家種族之命運的層面,道德根本算不了什麼。
道德不過是文明的遮羞布,扯開這層遮羞布,下面的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黑暗森林法則。
想要在最快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成果,掠奪是唯一正確的路,第二世界的科學技術層次,社會結構與現實世界相似度太高,用正常途徑,根本不能將受益最大化。
這就像無數故事裡,主角擁有穿越回古代的力量,結果只是用來倒賣古董,改善生活一般,對於個人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好選擇,但站在國家的層面,所處的高度不同,想要的東西自然不同。
普通人擁有穿越的能力,第一念頭便是賺錢,而站在國家的高度,第一個念頭便是將之徵服!
如果第二世界是古代,國家恐怕早就在那邊拉起了起義軍,憑藉著現代的技術,估計已經在第二世界建立了第二政府。
只可惜第二世界是現代,國家並不具備碾壓的能力,就連核武器,也因為時空門不夠大,無法運過去,只能在那邊現造。
核彈不是電腦的cpu,路邊的小工坊都可以做出來,大型核彈頭的工序太過複雜,而小核彈頭,並不具備引發核戰爭的能力,所以計劃只能暫時擱淺。
“第七計劃進行的怎麼樣了?!”
會議之中,陳博士突然問道,第七計劃是有關國術世界的拓展計劃,這件事交給了王教授來完成,他是這方面的專家。
“第七計劃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我找了幾個專業的民科人士,將現代前沿科學的一些猜想,與超凡體系聯絡了起來,套用小說裡的術語,就是魔改!”
“我選擇的世界轉折點是先秦,那裡是末法的開端,始皇帝焚書坑儒,實際上是毀滅了練氣士的修行法門,也就是奈米機器人的操縱方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