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孕(第1/2 頁)
自打記事起,春生便是被林氏當作眼珠子般護著,真心是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從小到大沒有受過一絲委屈。偏又長得靈秀可人,氣韻不凡,實打實繼承了林氏的美貌,家裡人對她也是疼愛有加。父親陳相近不善言辭,性子有些木訥古怪,偏又長著一張黑炭臉,顯得有些嚇人,旁的小孩子都不敢親近。偏是這樣性子的人,小時候總是把她架在脖子上,陪著滿果園林子撒歡玩樂。
祖母張氏也總是喜歡偷偷的給她留著獨食,家中小孩子眾多,平日裡有些個糕點零嘴什麼的,分到手裡就沒剩多少了,偏她總是比旁人多出了那麼一份。
春生雖出生時心智開得晚,卻勝在聰慧伶俐,懂事起便跟著母親林氏唸書寫字,林氏本是殷實人家出生,雖家道淪陷,淪落為奴,又歷經種種,骨子裡清高的做派也終被打磨乾淨,如今走到了現在這一步,那也終是受到了教訓,長了幾分見識的。無論生處何種境地,胸有丘壑,自是一方淨土,遂教春生認字唸書,不為旁的,只為盼他日長大,為人處世能夠明事理辨是非,方足矣。
春生聰穎可人,又識得大體,林氏很是欣慰。每逢初一,十五,便入得那陵隱寺廟中,跟著那歸逸大師讀經禮佛,陶冶心境,久而久之,便也能夠跟著靜下心來。春生初讀經書時,許多不解,便詢問師父此乃何意,那歸逸大師便親自授意,耐心解惑。春生古靈精怪,常常問些刁鑽的問題,歸逸大師並無不耐之意,每每耐心作答,並細心引導。
有時春生見解不一,總是道出不同的看法,兩人偶有爭辯,歸逸大師以手撫須,沉思片刻,竟也覺得頗耐人尋味。歸逸大師修行頗深,胸中自有丘壑,沒幾年功夫,春生跟著修身養性,也悟出了許多道理。
春生因出生際遇緣故與歸逸大師結緣,自幼便出入寺廟,雖算不得寺中子弟,卻道歸逸大師半個弟子也並不為過。且她頗有慧根,甚得歸逸大師喜歡。
一日又一日,春去秋來,轉眼春生已經九歲。這一日春生如往常般從寺廟回來,見家中有些異樣,祖母張氏,大伯孃姚氏,二伯孃王氏都在林氏屋中,父親陳相近杵在一旁,一張黑臉漲得通紅,不知是激動還是怎地,而母親林氏則低頭側身臥在床榻上,臉上有一絲嬌羞閃過,旁邊大夫立在一側。
見她回了,祖母張氏率先反應過來,大喜道:“春生啊,你馬上就要做姐姐了,你娘給你添了個弟弟!”又道:“怪道前幾日你那悶葫蘆祖父突然間給我託夢了,原來是老陳家的祖墳冒青煙了,阿彌陀佛,保佑此次一定要一舉得男才好啊!”
原來時隔經年,林氏終於被診有孕,真是大喜。
其實在春生一歲之際,林氏便再次懷上了,但彼時春生身體狀況有異,林氏滿腹心思都放在了她的身上,又焦心過濾,不慎小產,導致虧損了身子,往後再難以受孕。是以,林氏便也不作強求,歇了心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春生身上。
而今突然來這麼一遭,簡直是喜從天降,春生一家竟高興得束手無策。還虧得張氏反應過來,送走了大夫,又上上下下的安排一通,春生跟著打下手。這一頭忙裡忙外,而另外那一頭,那二房的王氏酸溜溜的跑去跟大房的姚氏咬耳朵:“大嫂,怪道人們常說,這人心啊都是長偏的,人家肚裡的怎地就平白無故的要比旁人的金貴?這會子還沒出來呢,就把別個的全都給比下去了,你且說說看,這做派讓不讓人心寒?”
原來這二房的王氏本身性子刻薄,有些小家子氣。偏偏運道不好,一連三個生的都是女兒,總覺得在家裡矮人一頭,說話做事都提不起腰桿。屋裡頭的男人又靠不住,偷懶耍奸,好吃懶做,日子過得憋屈艱苦。
原本前頭還有那林氏墊著,說來那三房也是個慘的,家中三人,一個醜,一個傻,偏偏還生了個病秧子,按理說處處都得被她壓上一頭才算是個正理兒,可架不住醜人多作怪,也不知花了什麼手段籠絡了那老太婆,心裡處處偏袒著三房。
雖說她沒兒子,但那林氏也好不到哪去,也是個下不出蛋的。可這會兒子林氏突然有孕,倘若日後一舉得男,那自個往後在這個家裡可就真是沒臉了。王氏越想心裡越是憤憤不平。
卻說姚氏是陳家長媳,年歲擺在那裡了,自個兒女雙全,大女兒嫁給了城裡成衣鋪子裡的掌櫃,雖說也是沈家的家生奴才,可奴才也分三六九等啊,掌櫃可是個體面的行當,她極為滿意,也覺得面上沾光。
兩個兒子也聽話懂事,大兒子早已娶妻生子,又繼承著他爹的手藝,跟著在園林裡幹活,小兒子如今正在說親。她丈夫陳家大朗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