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2/4 頁)
。攻取長安後,安祿山又殘殺未能跑掉的唐室王孫公主一百多人,縱兵大掠。一路之上,郡縣城池,盡為廢墟。
安祿山由於體肥嗜酒,重三百三十多斤,身上長滿帶狀皰疹,而且眼疾加重,後來連東西也看不見了。由於病痛,本來生性殘暴的安祿山更加躁急,動不動就痛打殺戮左右從人。其子安慶緒害怕自己的太子位會被安祿山寵妃段夫人之子安慶思奪取,就與嚴莊(安祿山的軍師)等人相謀,想先下手為強。安祿山有個貼身僮僕名叫李豬兒,自小聰明伶俐,十幾歲時,安祿山親自用刀割去他的***,血流數升,用熱火灰敷上止血才得以活命,作為入室的閹人隨侍臥內。平素安祿山穿衣服,都有兩個僕人抬起安祿山肥肉大肚子,李豬兒用頭頂起這一坨肉,才能幫這個大胖子繫上腰帶。帶狀皰疹帶來的巨痛使安祿山每每狂怒。
唐肅宗至德二年正月十五(公元757年)夜,嚴莊、安慶緒把門,李豬兒闖入臥內,舉起大刀朝著安祿山大肚一刀劈下。當時安祿山眼睛已經全瞎,雙手亂摸枕邊佩刀,怎麼也摸不到,就手搖床柱大叫:“肯定是家賊殺我!”大叫之時,滿肚子肥腸內腑流滿大床,氣絕而死。安慶緒等人用毯子包裹起大胖子屍首埋於床上,矯稱安祿山旨意宣佈自己為儲君。
安慶緒性喜飲酒,又無大志,接連被唐軍所敗。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秋十月,郭子儀等大軍包圍安慶緒於鄴城。賊將史思明率十三萬兵來救,安慶緒情急之中把皇帝璽綬讓與史思明。史思明大敗諸路唐軍,安慶緒不得已與兄弟四人及親信左右前往史思明營中拜謁,被當場拿下,責以弒父之罪,一併勒死。至此,安祿山父子僭位,三年而滅。
安祿山死於其子之手,而史思明竟然一般無二。
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包圍李光弼駐守的太原城,最後反被李光弼用“地道戰”打得大敗。當年十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等人殺死,史思明頓起自立之心。
鄴郡一戰,安慶緒困守孤城,史思明率十幾萬軍起來,大敗唐軍,進而又殺掉安慶緒,並統其眾。混亂之際,史思明手下參謀耿仁智勸他向唐軍投降,由於當時形勢未明,史思明假裝答應。唐廷封史思明為歸義王、河北節度使。雖然假裝歸降,史思明“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乾元元年(公元758年)5月,以烏承恩為副使,派到史思明軍中作“策反”工作,想伺機殺掉這個居心叵測的反賊。李光弼也對烏知思嚴加囑託,派他趕快行事。烏承恩是個草包,晚上多次打扮成婦人,夜入諸將家裡“策反”。沒想到這些人對史思明很忠心,轉頭向史思明告發。由於沒有實證,史思明也下不了手。在賓館之中,史思明在烏承恩床下埋伏兩個人。夜見,烏承恩與兒子密談,說:“吾承上命除此逆胡!”床下兩人聞言突出。史思明馬上帶兵抓住烏承恩,搜出李光弼的書信以及寫有應該誅殺的叛將名單。史思明等賊將大怒,大呼:“我們都投降了,怎麼還對我們這樣!”烏承恩是個松包,咕咚跪下,說這些都是李光弼指使他乾的。史思明大怒,殺掉烏承恩和他兒子以及從屬兩百多人,重新反叛。史思明的參謀耿仁智勸他不要反覆,這個賊頭親手用棍擊碎這個跟了他三十多年的參謀的腦袋。
乾元二年正月(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稱大聖周王。五月,更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史思明部下兵將是安史叛軍中最殘暴的隊伍,每攻陷郡城,都殺光老弱男丁,以壯丁為挑夫,兇淫無比。魏州一役,史思明軍一天就殺掉三萬多人,平地流血數日。
人做孽,不可活。史思明乘勝攻陝州,被唐軍擋在姜子坂一帶。出戰不利,退守永寧。史思明下令築三角城,約期一個月時間築成,以貯備軍糧。其子史朝義率軍士苦幹,城築好後,未及泥抹外牆。史思明巡視到此,大怒,把史朝義、駱悅等大將召至面前,想殺掉他們以立軍威。史朝義戰戰兢兢,深知兇殘的史思明完全沒有父子之情,哀求說:“兵士太乏累,歇一歇馬上就上泥。”史思明喝斥道:“你愛惜屬下,就敢違我將命嗎!”立馬城下,目視兵士上泥,“斯順而畢。”臨走,史思明衝史朝義大罵:“等我攻克陝州,斬卻此賊!”
史朝義大懼。駱悅等人也因兵敗懼誅,力勸史朝義先下手。史朝義不敢答應,駱悅等人就威脅說要投降唐軍。史朝義思慮再三,點頭示諾。史思明當夜宿營中,其親信曹將軍率人守衛。史朝義等人召他來說明行事目的,曹將軍“不敢拒”。夜半時分,史思明因夢驚醒,據床惆悵。他平時特別愛聽優人唱曲,吃飯睡覺都有幾個戲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