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28(第2/3 頁)
婦,也該儘儘孝道。”
項老王妃此話一出,不說別人,安王妃的臉刷一下就先黑了。
項墨卻是面色不變,起身恭謹回覆項老王妃道:“多謝祖母關心和提點。其實瑾惠留住京都正是祖父的意思,祖父憐瑾惠年幼,侄孫又長年在邊關守城作戰,不捨瑾惠未及笄便遠離京都赴西夏,才向陛下求此旨意的。陛下開恩,才應了祖父,我西夏王府斷不敢行出爾反爾之事,拂了陛下的恩旨。”
停頓了下,又道,“至於上族譜之事,侄孫與瑾惠大婚之日,祖父已率族人開了祠堂,幫瑾惠上了族譜,所以祖母不必過慮。”
項老王妃聽了臉色更加不悅,冷冷道:“既是如此,便也罷了。只是雖說你祖父慈愛,瑾惠需也得謹守為人媳的本分,她在京都長大,不懂西夏王府的規矩,不若今日我就賜個嬤嬤給她,讓她學學西夏王府的規矩,將來去了西夏,也好過什麼也不懂,丟了我們安王府的臉。”
說完就喚了一旁侍立的桑嬤嬤對項墨和姜璃道:“桑嬤嬤從小伺候我,也算是西夏王府長大的,對西夏王府規矩最是清楚,以後就讓她教導你吧,等你規矩學得差不多了,就讓她回來,我還離不得她。”又補充道,“而且還熟悉老王爺的口味,你學些廚藝,以後也好孝敬老王爺。”
安王妃在一旁黑著臉卻沒出聲,不過就是個僕婦,她事後有的是辦法打發了她,倒不必在女兒回門之日和老王妃鬧得雞飛狗跳。
顯然項墨也是這樣想的,他臉上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諷意,恭聲道:“多謝祖母,還是祖母考慮的周到,雖然侄孫也已經給瑾惠找了兩個我們西夏王府的大丫鬟,又專門從西夏請了王府的管事嬤嬤來服侍瑾惠,但管事嬤嬤還要過幾日才能到,這幾日就讓桑嬤嬤先陪著瑾惠說說西夏的事情也好。”
安王妃聽言,心裡不禁點頭,這話回的倒是滴水不漏,既沒駁老王妃的面子,又封了她的口,還給過幾日把桑嬤嬤送回來找了藉口。
這話就是項老王妃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但好歹算是塞了人進去,這一頁便算是掀了過去。
項老王妃又道:“照理說瑾惠嫁過去是要認認夫家親戚族人的,這裡是京都,項家的人也大多不在此,這一步便也省了。只是今日翊兒卻正好在此,瑾惠你這就過來見見翊兒吧,以後你就是他二嫂了,需當有個嫂子的樣子,容讓照拂弟妹們。”
姜璃看過去,坐在下首的項翊忙起身拜見二嫂。
項翊面色溫和恭謹,內心卻澎湃不已。
他之前見過姜璃,但大多是匆匆一瞥,沒哪一次姜璃正面讓他端詳過,也沒哪一次像此次這般讓他驚豔,他從姜璃進門的那一剎,心就像被什麼射中一般,麻麻的醉醉的,需得一直垂著眼,捏緊了拳提醒自己,才能勉強不露了心思。
他見到姜璃的那一刻,想著一旁那時時深情看他一眼的明惠郡主,才又一次深刻意識到自己人生的苦逼。
眾人各懷心思的見了禮,外面就有小廝過來傳話,道是安王爺尋姑爺說話,又讓二公子姜晞三公子姜旼作陪。
按著規矩,回門這日原本就該是家裡的男人們招呼姑爺,項墨過來給項老王妃磕了頭見了禮就該去外院了。
項墨便起身告辭,項老王妃不鹹不淡的囑咐了一句,便放他和姜晞姜旼離去了。
接下來的時間便有些冷場,安王妃因為前面項老王妃的話不悅,繃著臉連場面話都不願說,姜璃也是低著頭不語,容側妃見狀便也是裝鵪鶉,韓煙霓對安王妃有心理陰影也不敢湊趣,明惠郡主因為項翊在,心思就大部分放在了項翊身上,也沒什麼心思跟姜璃作對。倒是項大夫人想奉承一下老王妃,刻薄一下姜璃,奈何戰鬥力太低,說上一句含酸帶醋的話,就被安王妃立即給拍下來。
總之安王妃和姜璃杵在那裡,項老王妃的心情就不能好。
這樣不尷不尬清清冷冷的說上一會兒話後,安王妃就請辭道:“母妃,瑾惠一早坐馬車回王府,折騰了一早上,想必此時也乏了,不若讓瑾惠先回她院子歇息會兒,兒媳也去備午膳的回門宴,待過上一個時辰再請母妃去用膳,如何?”
項老王妃受夠了冷氣場,也不願她們再杵在這裡,便不陰不陽的允了,安王妃立時便給老王妃行了禮,攜了女兒一起離開。
其實安王妃並非託辭,她的確是看姜璃有些乏了。離開慧安堂,她便親自送了女兒回未嫁時的院子汀和院去歇息,又召了平嬤嬤說了會兒話,才回了正院檢視回門宴。
姜璃待母親離開,便從床上爬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