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2章 各自瑣事(第1/3 頁)
歷來西夏王府的男人們都喜歡獨斷專行,他們喜歡軍事化管理任何一塊,但對內院沒有觸及自己底線時都是任其施為,所以西夏王府的內院在某一個範圍內自由度很高。
當年項墨的父親帶了趙側妃回府,對其甚為寵愛,也專門派了侍衛保護她,對項翊更是加了重重保護,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在他的保護下,趙側妃和項翊竟然先後出事,雖然他也查到應不是自己的夫人姬氏所為,但其中到底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因而便從此厭惡了姬氏,其實也是厭惡自己竟然沒有掌控住自家後院,讓自己心愛的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事的緣故。這就像跟刺長久的插在了他的心裡,橫亙在了他和姬氏之間。
項墨其實也是個獨斷專行的人,只是相較父親祖父,他更加冷靜理智,又向來專注,只要他想做一件事情,就會查到每一個細微之處。所以姬氏以為自己的兒子從來不摻和內宅之事,例如解嬤嬤等人的事情,項墨從不過問也不約束。但事實是所有的動靜和眾人的心思其實只要他想知道的便都能瞭然於心,平日可能從不理會,必要時卻可以加以利用。
可是項墨卻沒打算把姜璃扔進這樣的內宅。那就像一灘渾水,各種魚都因著各自的目的而蹦躂,他一點也沒有讓姜璃身處渾水的意思。
他雖然教著她成長,卻更喜歡她完全信任自己嬌嬌軟軟的樣子,他不希望他們之間因著任何事情起上一絲一毫的隔膜,想到可能會失去姜璃對自己的全然信任和愛戀,還有夢中的那一幕,他都覺得心臟一陣一陣的刺痛。
所以他這次回來的目的除了跟自己祖父父親回報公事,接見大臣,最重要便是安排姜璃的住處和人手。從祖父手裡成功要來荔園,事情便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便是如何打理和佈置了。
文華公主去世後,荔園一直封鎖,只留了少量的人保持日常打掃,幾乎所有人手都要重新安排。此時匆忙安排人手,必然容易讓人鑽空子。項墨想著姜璃過來西夏時必會帶不少陪嫁侍女,便儘量減少此時選進園子的人手。最後只抽調了自己原先的一部分侍衛,管事丫鬟婆子則主要是從祖父那裡選了幾個當年伺候文華公主的舊人。又著人從自己別處的莊子裡抽了些粗使的丫鬟婆子。
園子自文華公主去後老王爺一直有命人保養,不改架構的話基本不用大的整修,項墨也不打算鬧出大的動靜,引起西夏這邊眾人的側目,所以基本上還是保持了原樣,準備到了京都就直接先把姜璃的侍女嬤嬤們先送一批過來準備新房。
項墨在家中只待了三日,安排好了各項事情,就連夜離開了王府。因著他向來神出鬼沒,就是姬氏也不知道他這回又是去了哪裡,只以為又是有什麼公事要辦。
項墨離開後,姬氏也試探過老王爺,問是否需要她給皇貴郡主安排新房,重新佈置荔園,安排人手?雖然人還沒過來,也得先準備著不是嗎?
姬氏拜見老王爺時老王爺正在自己琢磨著沙盤,聽得她進來也沒中斷,只讓她說話,聽她說完,抬頭冷冷看了她一眼,目光之凌厲讓姬氏不禁打了個寒顫。
只是姬氏也知道,這並非老王爺針對他,只是他素來是這樣的人罷了,很少有樣子溫和的時候。
老王爺掃完她一眼,就不再理她,仍是自顧擺弄著沙盤。等姬氏有些忐忑時,才出聲道:“放心,皇家向來有到夫家擺弄新房的禮儀,屆時,讓皇貴郡主的嬤嬤們自己收拾就行了。”
姬氏再想說什麼,看老王爺的樣子卻說不下去了。
老王爺既然是這樣說了,就是不想讓她插手的意思,她再不知趣,也改變不了現實,反是自取其辱,徒增煩惱。
姬氏只得自己回去了,回東園的路上還遇到了庶子項硯。
項硯此時正準備去見老王爺。說來也怪,項硯幼時老王爺不喜他,覺得他太過文弱又好文厭武,不曾想,這幾年老王爺年紀大了,不再常年征戰,常召了項硯說話,對他竟不知為何漸漸喜愛起來。
項硯見到姬氏給她行禮。項硯生得像其生母,溫文秀雅,長長的丹鳳眼上挑,漂亮卻又並不讓人覺得女氣。所以雖然他有些不良於行,身子也弱,在西夏王府的處境更是不妙,但也有不少女子見到他後動心不已的。
姬氏看了一眼項硯,冷淡的點了點頭,免了他的禮,就徑直的離開了。她不喜項翊,卻也不屑為難於他,這是她的驕傲。
姬氏並不是一個狠毒的人,年輕時更是明朗大方,就是當年項硯母親的死和項硯摔下馬的意外,也還真不是她下的手,可是看著項硯那個樣子和那雙眼睛,她也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