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有短片這個事實,張東城不禁很是好笑自己當局者迷。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謝謝你!”張東城深深地吸了口氣,真誠地對維多利亞說道,這時候就算千言萬語,也說不盡他對這漂亮女孩的感激。
“算是幫你解決了個難題,嘿,加油吧,再見!”幫助人總是件愉快的事情,維多利亞也很高興,站起身來,對張東城揮了揮手,回到對面的別墅裡。
興奮的張東城看著維多利亞回到家中,才扔下手中的花剪,怪叫著衝回自己房間,開啟那臺寄託希望與夢想的電視機。
第7章電影…調音師
電視機沒有播放未來的電影,彷彿那奇異的功能完全消失了,滿是雪花點的螢幕上還是那些一點也不搞笑的英國肥皂劇。
張東城折騰了很久,才放棄想把這破電視一腳踢飛的衝動,嘆了口氣,倒在床上閉上眼睛。
只能從自己頭腦中已經吸收的電影中去檢視了,希望能有一部好的短片可以拍攝。
深深吸了口氣,在頭腦中儲存的幾百部電影中檢視了起來。
“成本低點,再低點!甚至它不需要是部90分鐘的電影,幾分鐘,十幾分鐘的短片就行,我需要名氣,名氣才能更快地拉來投資!”張東城在心裡唸叨著,卻見眼前的星光都快速地暗淡下去,只留下唯一的一顆。
希望這部電影是符合我條件的,上帝保佑!
電影漸漸亮了,片名如同呼嘯的列車般轟然而至。
《調音師》!
一部極其精悍短小,甚至不可能成為商業電影的短片進入張東城的視野之中,自顧自地開始慢慢播放起來。
《調音師》的故事極其簡單卻意外地複雜,阿德里安是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可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
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事實上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這會讓別人誤以為他是個盲人,下意識地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並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別人的生活與隱私,他兀自沉浸在這種雖處鬧市又彷彿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殊不知這裡剛剛發生一起兇案。
坐在鋼琴前,滿臉滿身被殺老者血漬的阿德里安極力控制自己馬上逃出去的慾望,為了掩飾自己盲人的身份,一步一步地靠近死亡,強裝鎮定地為鋼琴調音,可那勾人心魄的旁白之外,兇手正拿著殺死老者的射釘槍,正對準他的腦後。
正當張東城屏住呼吸,想要看到阿德里安最後的命運時,畫面一黑,整個電影就這麼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開放式結局,結束了。
看完整部電影,張東城不禁睜開了眼睛,他知道,自己已經找到那部讓自己不敢說名聲大噪,但必然小有名氣的電影!
在未來的時空中,這是在2010年,由奧利維耶特雷內導演,由格雷戈瓦勒普蘭斯林蓋主演的懸疑驚悚片。
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故事結構,短小精悍的《調音師》絕對算得上上乘之作,這部微電影也榮獲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在世界上引發不小的轟動與討論。
時間提前到1995年,這部電影依然可以跨躍歲月的變遷,成為人們的心頭所好。
張東城坐直了身體,在不為人所知的腦海中,再度播放這部電影。
有些電影,必須看上二三遍,才會有一絲恍然大悟和找到重點,身為導演系的學生,張東城雖然經驗不算豐富,但面對這經典而別具韻味的微電影,連續看了三四遍之後,總算看了個透徹。
《調音師》是一部至少要看三遍的超強微電影,第一遍瀏覽大概,第二遍回味全域性,第三遍才是深思咀嚼。
濃縮的13分鐘可以說盡顯世間百態。泰姬陵的故事也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失敗的鋼琴家說不定是成功的調音師;表面微笑的服務員或許疲於應付內心骯髒無比;帶著面具的人類在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備;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高明。
影片的開頭就在設局,雙眼無神的老者,穿著褲衩的彈琴者,只留出輪廓的暗中人,由琴聲串連在一起,讓所有的觀眾茫然不知其所以然,至最後才與前面交相呼映,讓人恍然大悟。
琴聲忽然戛然而止,終結聲不知是槍聲還是關門聲。這是最妙的地方,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