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麼可怕的事實!
兇手手持射釘槍,站在調音師的背後,形容的恰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有人都不聲不響,甚至面帶笑容。當你轉過身去,他就拿著利器站在你身後。
最後,導演選擇讓人性來毀滅人性,當調音師交代了備忘錄遺忘在口袋中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知道自己的謊言被揭穿,即便已經關乎存亡,他仍舊不知悔改自欺欺人掩耳盜鈴心存僥倖心理,甚至連反抗的想法都不曾產生。手持射釘槍站在調音師身後的兇手此時代表命運,我們當中只有極少數人是命運的強者,他們主宰命運,並不時向它怒吼,其餘的都被命運折磨的不成樣子。我們抱怨,我們忍受,卻從來都沒有人敢於站出來對它說不。面對如此懦弱、冷漠、膽怯卻又貪婪的人性,導演用另一種人性,手持射釘槍,擊穿他的腦殼。
調音師是生是死都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擋人性的崩離。
音準可以調節,可人性呢?
《調音師》,耐人尋味……
很感謝年僅二十歲的導演史密斯張為我們帶來的這部電影,這讓我徹夜未眠,如諸君有空,可以前往一觀。
另外,我提一句,史密斯張是位前途無量的年輕導演,我敢預言,他今後的成就必然不凡!
這篇洋洋灑灑,直揭張東城內心所想的影評,頓時在電影節上引起千層浪!
一個一直以毒舌聞名於法國影評界,一個看法獨特與眾不同的影評人,竟然高聲為史密斯張唱起讚歌,並稱他以後的成就必然不凡?這讓所有的法國觀眾們都意外了。
意外之外,還有對《調音師》如火山暴發般不可阻擋的觀影熱潮!
一塊銀屏已經不夠了,兩塊?也不夠了,直到增加到八塊,這短短的十三分鐘的短片才讓暴棚的人氣稍有所緩減,大排其隊的長龍才有所減短!
站在人山人海的觀映廳外面,阿達曼喜笑顏開,興奮地手舞足蹈,樂不可支。
“哈哈,全都是人,全部都是人!我的天啊,真沒想到有這麼多人排著隊要來看你的電影!”阿達曼眼眸中冒著淚光,彷彿是為張東城開心不已。
“謝謝你,兄弟!”張東城什麼也沒說,只是用力地抱緊了阿達曼,藉以隱藏自己激動的淚水。
“謝我?謝我做什麼?你應該感謝張一謀,或者是幫我們寫影評的那個奧斯汀和哈姆。”阿達曼有些不解地問道,偷偷擦去眼中的淚水。
“我也要感謝他們,但我先要感謝你,還有維多利亞,奧蘭多他們,是你們的支援才讓我拍出了這部電影。我才能找回我的夢想,而沒有把他淹死在滿是肥皂泡的水桶裡。”張東城情緒激動地說道。
“嘿,得了吧。我看我們還是分開點,要不然別人會說我們是GAY的。”阿達曼從張東城的擁抱中掙脫出來,重新掛上笑臉。
在放映室的門邊,張東城別出心裁地搞了個KT板,並準備了大量的即時貼,讓觀影后的人們能夠寫下自己對電影的看法,講述他們的理解。
而現在,這大大的KT板上已經貼滿了心潮澎湃的影迷們的即時貼,上面,滿滿的是對張東城的鼓勵與支援!
“加油,我看好你!如果有一天你的電影在電影院中上映,我一定會掏錢捧場!”
“精妙的電影,前呼後應,簡直就是完美!我敢打賭這是我有生以來看到過最好看的短片!”
“發人深省的電影,充滿韻味的電影,算不算是一種提醒,生活不能因失去信仰就寄望於偽裝,而自作聰明其實是另一種自尋短見?”
“看了結尾絕對想再看一遍開頭。歐亨利式的小說劇情,太經典了,我給打滿分!”
“看第二遍的時候聽到那”砰“的一聲心都涼了!哦,我的上帝!第一遍以為是合上鋼琴,第二遍才知道那是射釘槍。這電影了不起!”
看著滿滿當當,貼了快一整面牆的影迷評論,張東城的眼眶漸漸地有些溫潤了,這些最為真心的讚賞,是多少金錢也換不來的,他深深地吸著氣,平復自己激動到快要崩潰的心情。
第30章泰晤士報的專訪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東城與《調音師》完全引爆整個戛納電影節,這一部由中國人做導演拍攝的,完全是由西方人出演的,講述人性本質的電影超出所有人預期,成為最風頭無二的電影作品。比·奇·中·文·網·首·發
就連張一謀的大作《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的訊息,都沒有能蓋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