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第2/4 頁)
,怕許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塊漢江石。”
這一塊石頭就象山水畫一般。
“和,石之八氣之一,這一塊確實是好石,長安城已經有近千名士看過這塊石頭,就陶公石經上的說法,這塊石頭應該是萬萬年上古奇石,玉為天地所生,年代越久遠越有機會開出珍玉。這塊石頭已經標價六百金,長安城出得起這筆錢的不少,但卻沒有幾個人敢賭這個運勢。”
柳木點了點頭,一塊受長安城無數人矚目的原石,長安城的貴族輸不起。
六百金不可怕。
可怕是的這塊石頭開不出高階翡翠,這個比錢對於長安貴族來說要緊的多,開不出好玉,就證明沒有運勢,不受上天垂青,玉乃是天地精華。
柳木笑了:“看來,這塊石頭估計一兩年內就要擺在這裡了。”
“正是。”
柳木又問:“這石之氣是什麼,請兩位指點。”
兩人相互謙讓之後,劉政會說道:“石之氣早在春秋時代就有這個說法,幾百年來不斷的有前人總結,這八氣也只是隋以來的說法,並**故或是正統,所以知道與不知道,甚至理解有不同都正常。”
“請劉公賜教。”
第1008節 推算
劉政會很嚴肅的點了點頭:“這首先要說第一氣,浩然正氣。然後是骨氣、和氣、文氣、硬氣、大氣、靈氣、清氣。或你有空,可到我家中一觀,我收藏了許多石頭,其中有一塊靈壁石,連聖人都稱讚過,歷經歲月而不朽、久經磨難而不屈,正如大唐雄風。”
原本還一團和氣的姚思廉不服氣了:“代表我大唐雄風的應該是我家中收藏,從西域戈壁之中發現的那塊奇石,觀石讓人可感受到錚錚鐵骨,足顯我大唐雄風。”
“非也,論大唐雄風當屬老朽家中那塊千層奇石,此石代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氣,才是我大唐雄風,包容天下各族……
這老頭是誰?
柳木不認識,從衣著打扮上看肯定是位文士,絕對不是官。
但此時,沒有官,只有對石頭的見解。
不需要報名字,只說長安城最頂級的石頭,這些人就大概知道對方是誰。
三個老頭語速不快,誰也沒有上火,引經據典、都想說服其他人。
柳木很想插一句,什麼時候誰家裡收藏的一塊石頭就能夠代表大唐雄風了?不過柳木決定不惹這事,因為又有一位參與其中,他主張虛懷若古、平靜謙和這才是大唐的石之氣,所以他家裡的某個收藏……
柳木沒笑,也沒離開,很安靜的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這些名士以緩慢的語氣,卻銳利無比的爭論著。
在柳木心中,事實上,每一種氣度都是大唐的一部分。
沒有鐵骨,沒有傲氣,怎麼能夠抵擋外敵,沒有和氣,沒有大氣,如何能夠多民族融合共創大唐新時代。沒有文氣、沒有靈氣,如何能夠展示中華民族之美。
誰能代表大唐雄風不重要,柳木心中一片寧靜,這些名士爭的,事實上就是文明的傳承。
高句麗王城過來的小官每一句言論都有人暗中記錄下來,包括他們貶低劉政會之言,在高句麗人眼中,一塊破石頭就是大唐雄風,唐人也太沒有見識了,至少應該是塊美玉。
柳木從荷亭離開後回家,李世民又跑來品嚐柳木的新吃法,擼串。
“二哥,今天聽許多人在荷亭講石……”
沒等柳木講完,一邊翻著烤串的李世民就開始數名字,將在場的那些人一個不差的叫了出來,還有一些沒在場的長安玩石大家,李世民也都數了出來。
“二哥在秦王府的時候,都已經爭了十好幾年了,誰也沒辦法說服誰。”
長孫無垢掩面一笑:“二郎不喜歡石頭,他喜歡葫蘆。或是當初我們成親的時候,因為年齡小不懂事,我們當年那隻葫蘆丟失。自二郎成為秦王之後,就經常收集一些非常漂亮的葫蘆,這些年挑挑選選,總之是找不到和當年那隻完全一樣的。而後你二哥就喜歡在葫蘆上作畫,倒也是一種樂趣。”
大唐的婚禮,一隻葫蘆劈成兩半,就是兩隻水瓢。成親的時候用紅線將這兩隻各一半的葫蘆綁在一起。
李世民丟失的就是當年他和長孫無垢成親時的那一隻。
當年他們一個十五,一個十四,那懂這些事,沒好好收藏也就罷了,接下來李世民帶兵出征連年征戰不休,等真正安定下來之後,那隻葫蘆也找不到了。
長孫無垢講完之後,柳木與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