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唱,他怎麼什麼動作都比別人慢上三拍?!
當大家已經開始懷疑臺上這人是不是真要朗誦時,馮朦朧終於開口了:“謹以此詩獻給我最愛的詩人,顧城。顧城,聽說你走了,我淚滂沱,那天我,一直哭……”
觀眾們明白了,這哥們兒要開始了,他這詩是獻給另一個詩人的。
正當觀眾們已經基本適應了馮朦朧這慢三拍的節奏時,馮朦朧忽然大聲的朗誦了起來,開始暴風驟雨了!真是防不勝防啊!
“金黃的穀子灑進了我的眼睛,所以我,開始哭,金黃色的淚水灑在了媽媽那乾裂的手上。”
“灰色的報紙映入了我的眼簾,所以我,繼續哭,灰黑色的淚水滴在了這片滄桑的土地裡。”
“潔白的雪花飄過了我的視線,所以我,還在哭,潔白的淚水和雪花一起散在古老的風中。”
這朗誦沒有任何停頓,連斷句都沒有,像是rap但又沒有任何節奏。詩的美感、朗誦的美感全沒有,就像是打字機一樣“答答答,答答答答,答答答答答……”
電視機前的觀眾全都睜大了眼睛張大了嘴,不明白他這唱的是哪出戏。二狗當時也徹底被他弄迷煳了:這也叫詩?即使叫詩!那你這叫朗誦嗎?
這馮朦朧根本不給觀眾任何喘息和思考的時間,馬上又來了第二段。
“那天我,一直哭。我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我愛他們的五千年的善良,我愛他們永恆的憧憬和希望。”
“所以我,一直哭。因為我看到了黑暗中的光芒。我喜極成泣想為他們歌唱。那天我,一直哭,一直哭。”
據說,當他連珠炮似的讀到“一直哭,一直哭”的時候,已經有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關了電視了。
可他這詩極長,足足幾千字。流行歌曲通常3、4分鐘,可他這一朗誦就是10幾分鐘。
當他朗誦到第二分鐘的時候,全市50%的觀眾就都換了臺,瀕臨崩潰了,不換不行了。
當他朗誦到第五分鐘的時候,全市95%的觀眾都換了臺,能扛到5分鐘的各個都是起碼能把同一天新聞聯播聽10次還不膩的高手。
當他朗誦到第八分鐘的時候,全市110%的觀眾都換了臺。為什麼是110%呢?因為有10%的觀眾以為他總該朗誦完了就把臺換了回去,哪知一換看到的還是他,都趕緊再換一次臺。
據統計全市口味兒比較重能夠把這詩從頭到尾聽下來的不超過10個,二狗是其中之一。雖然二狗口味兒比較重堅持著聽了下來,但是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