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部分(第2/4 頁)
全國最精銳部隊,其中,最為精銳的二十四軍四個師人數就高達五萬餘人。川南警備部隊裁撤為五個旅之後,仍然擁有三萬餘人,而這些所謂的警備部隊,無一不是裝備精良、練有素的精銳部隊。他們的前身。幾乎都是參加過中原大戰、挺進大西南、進逼昆明趕走龍雲,為中央實現統一大西南立下汗馬功勞的精銳部隊。如今儘管安將軍裁軍一半有餘。但職下堅持認為,安毅將軍麾下的戰鬥力不但不會下降,反而因此獲得一次質的飛躍。”
蔣介石微微點頭,長嘆一聲:“安毅帶兵有方啊!隨便派出一支部隊都比各軍強很多,加上其自有兵工廠大量生產的先進武器裝備,長期不懈狠抓刮練,透過士官學校的專業培養和內部之間相互競爭,使得麾下部隊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官兵素質,遠遠高於國內各軍。
“每當想起這些,我都非常感慨,安家軍的練方式和指導思想,已經在我中央軍中普及,士官學校的各科課程,幾乎與我中央軍校一模一樣,甚至在政治教育方面,中央軍校更勝一籌,如果要說有什麼差異,那就是士官學校更重視戰術教學和實戰練,這也是士官學校的培養物件使然,可是,安家軍就是遠遠走在我中央軍各部前面,這一現象令人費解,也一直困擾中央軍校上上下下,給中央軍校和我中央軍各部帶來巨大壓力,至今仍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楊永泰適時建議道:“委座。不如讓文白將軍(張治中)組織一個。考察團。以交流或者調研的方式前往敘府,來一次徹底的調查研究,同時也好安撫一下掛冠而去的安將軍。目前談判進展還算順利,中日雙方的衝突大為減少,日本人儘管聲色俱厲,但也只是虛張聲勢,兩邊都打得精疲力竭,彼此都難有再大的作為,而我們的剿匪戰爭也到了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估計日本人也正是看清楚這一點,才如此囂張強橫。
“職下以為,一旦中日之間簽署停戰協議,應儘快把安將軍請回來,以安將軍卓越的軍事才華。以及多年來累積的軍威,對任何一路軍閥都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如果委座給予安將軍指揮全域性剿匪的機會,相信效果會更佳,一旦完成內亂平定的大業,我們就能對外強硬起來。
“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委座提拔自己戰功彪炳、深乎眾望的得意門生,總比把軍委的重要位置讓給李任潮、李德鄰這些驕傲不遜心懷叵測的梟雄好上千倍萬倍,安將軍儘管已今非昔比,也許對委座有所誤解,但他滿腔憂國憂民之心自肺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寬厚待人從不拉幫結派,這也是職下對安將軍由衷敬佩的地方。”
蔣介石思慮良久,終於同意了楊永泰的建議:“好吧,就讓文白去一趟敘府吧,文白是安毅的恩師,如今文白在安毅心目中的分量,恐怕要比我這個校長高很多了
楊永泰心中凜然。連忙和氣地安慰道:“委座千萬不能這麼想,安將軍是非常尊重委座的,這次在遼西和華北重挫日軍風頭正勁、各方矚目之際突然掛冠而去,不正是很好地理解了委座的意圖嗎?以安將軍多年來的表現,他不會反對委座的任何主張,而且一直以來,只要委座召喚,安將軍從來沒有不服從的時候。
“至於安將軍不願打內戰之事,原先職下也對此頗為疑惑,但是看到這兩日的新聞報道,再查閱了一個月來川南迴的密報,職下終於放心了。如果說安將軍原來還對赤黨有所同情的話,也會因為這次”南警備部隊出動大軍配合劉湘部,打擊盤踞在川東鄂西地區的赤色分子黃漢反叛武裝,並生了兩次激烈戰鬥取得殲敵百餘的戰績,使得安將軍與赤黨之間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要死我們能在背後再推一把,那就更為理想了。”
蔣介石頻頻點頭:“暢卿所言甚是,不,此事不能太急,需要分步走,只有中日間的停戰協議簽署下來,我們才能大張旗鼓地啟用安毅,而且我還要把他的二十四軍調到江西主戰場,讓他麾下的那群虎將。帶領幾個虎狼之師好好表現一下,到時候他就算再有其他什麼心思。也由不得他了。”
“委座高見!”
楊永泰言不由衷的一席話,暫時解開了蔣介石心中的憂愁,讓連日來無比煩悶處處失意的蔣介石獲得不少安慰。
可是,在楊永泰的心底裡,對越來越成熟、處事越來越圓滑的安毅更加忌憚,特別是安毅突然得到了享譽國內的巴蜀大儒和法學家蔣雲讓的輔佐,如虎添翼不說,日後更難把握安毅勢力的展方向,更難找出安毅露出的弱點。
楊永泰非常清楚。孤傲耿直的蔣雲山無論名氣還是真才實學,都不在自己之下,何況名為儒學大家的蔣雲山,擁有留學美、德的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