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部分(第2/4 頁)
打擊盤踞在川東鄂西地區的赤色分子黃漢反叛武裝,並生了兩次激烈戰鬥取得殲敵百餘的戰績,使得安將軍與赤黨之間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要死我們能在背後再推一把,那就更為理想了。”
蔣介石頻頻點頭:“暢卿所言甚是,不,此事不能太急,需要分步走,只有中日間的停戰協議簽署下來,我們才能大張旗鼓地啟用安毅,而且我還要把他的二十四軍調到江西主戰場,讓他麾下的那群虎將。帶領幾個虎狼之師好好表現一下,到時候他就算再有其他什麼心思。也由不得他了。”
“委座高見!”
楊永泰言不由衷的一席話,暫時解開了蔣介石心中的憂愁,讓連日來無比煩悶處處失意的蔣介石獲得不少安慰。
可是,在楊永泰的心底裡,對越來越成熟、處事越來越圓滑的安毅更加忌憚,特別是安毅突然得到了享譽國內的巴蜀大儒和法學家蔣雲讓的輔佐,如虎添翼不說,日後更難把握安毅勢力的展方向,更難找出安毅露出的弱點。
楊永泰非常清楚。孤傲耿直的蔣雲山無論名氣還是真才實學,都不在自己之下,何況名為儒學大家的蔣雲山,擁有留學美、德的經歷,披著儒家外衣奉行法家思想的蔣雲山,遠比任何對手都要可怕。以:關於裁軍。兄弟們不要有太多的顧慮,只不過是安毅變了個花樣。戰士們就算退伍,也都是預備役人員,隨時可以披掛上前線的。
新的一週的開始,求推薦票和月票支援!從月票前十五一路跌跌撞撞到現在二十六。慘不忍睹啊!好在現在前面十多本書差距都不大,兄弟們拉我一把,多多砸票吧!(未完待續)
第八八六章 長纓在手
又府兵器研究院研製車間秩序井然,忙而不亂,每個有一個個研究小組和數位經驗豐富的技師在辛勤工作。由於正在建設中的規模空前、可生產所有輕重武器及重炮的敘府兵工廠仍在進行生產裝置的安裝除錯,從湘西兵工廠分流而來的技術骨幹人員閒暇之餘也都整天豔在這裡。
研製車間原本有著嚴格的上下班時間,但這個規定時間一直得不到嚴格遵守。研究院除了文案和科技情報分析兩全部門正常上下班之外。每一個承擔研製任務的課題組都在此夜以繼日的工作。
在強烈的事業心、鉅額獎金及優厚福利待遇的激勵下,百餘名來自歐美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傾力投入,中方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又多了一份民族危機感和使命感,加上安毅不計成本的大力投入,設計所擁有非常完善的先進製造裝置和檢測裝置。用德再和美國的兩位顧問團負責人的話來說:安家軍的研究所無論是機器裝置還是人才技術、無論是研究規模還是資本投入,都大大出絕大多數國家的兵器研機構。
在群策群力和巨大資金投入之下,研究院的各項研究進展大大加快,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就不足為奇了。其中一個令各國專家們無比羨慕的巨大的優勢是,研究所的製造裝置全都來自於德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達國家,各種機械裝置在技術上有著許多相互彌補之處,特別是一年前從美國引進的系列先進機床。在三個國家十六名工程師和傑出技師的改進之後,四個系列機床在效能和加工精度方面成倍提高,再由院長孔澤川親自掛帥,組成技術攻關小組。經過兩個半月的不懈努力,一套能生產大到重機槍小到手槍的新式加工裝置,意外地獲得設計定型。令人無比欣慰的是,這一整套武器生產裝置的大部分元件。江南集團下屬的各工廠都能生產,只有其中的系列切削刀具、鑽子和兩種規格的衝壓裝置尚需要從歐美進口。但隨著川南機床工業的蓬勃展,相信要不了多久也會實現自給自足。
為此,所有參與這套新型裝置設計和研製的中外人員,都獲得了三千美元的現金獎勵。在安毅的授意下。正在建設中的敘府兵工廠輕武器生產分廠,決定採用這套“自行設計自行研”的生產裝置,並由湘西兵工廠率先進行裝置更新。
湘西廠於去年十一月底,完成了兩個輕武器生產車間三套系列生產裝置的更替或升級,拆換下來的三套裝置經過精心的保養和補充之後。分別賣到了廣西和雲南。獲得的收益是所有投入的一點六倍。當時身處華北前線的安毅接到湘西王張弘共“新裝置執行平穩產量倍增,產品檢測過所有設計指標”的喜報之後,欣喜之下密令孔澤川立即著手生產此類裝置,在優先滿足敘府兵工廠的同時,由他安毅以高於成本價一倍的價格,負責向外銷售。
上午十點半,從正在試執行的敘府兵工廠返回的安毅,出現在輕武器研究部的寬闊庫房內,在院長孔澤川、總顧問威瑪爾哈曼、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