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部分(第1/4 頁)
小侄有感儀公一片苦心,答應他了,讓接琪的警備師、虎頭的四十四師、朱大哥的十七師從中路昭通、西路武定徐徐開向春城,石珍部第三師緊隨胡若愚師,從東面實施壓迫,張存壯大囊率領的兩個師做預備隊。目前除胡若愚部一直與龍雲部時有交戰之外,其他各部基本上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昨夜儀公致電給小侄,說較為順利地在昆明城中聯絡各界召開會議,獲得雲南省徑靖公署會辦一職的盧漢到會祝賀,其他兩位師長也都表示擁護中央領導,儀公的電文最後還詢問德叔何時到達?估計是雲南各界初步達成共識,墮待德叔回去主政二”
朱培德來到樹下石桌旁坐下,接過勤務兵遞來的茶杯,示意安毅、趙瑞、丁志誠幾個也坐下:
,雲南局勢相當複雜,雖然各部各界初步形成了共識,但是仍處於擁兵自重、害據一方的困亂局面,佔領了昆明不等於佔領整個雲南,就算我當上雲南省主席,也無法在一兩年內實現全省的真正統一,接下去的事情千頭萬緒啊!”
趙瑞笑道:“德叔,只要龍雲奉調南京,出任參軍部上將高參,德叔的阻力就會隨之消失,兼之東面有石對大哥的新西部隊策應,北面有我駐紮“南的第五軍團數萬將士鼎力相助,滇軍各部誰敢逆勢而行?”
“祥雲兄,若是龍雲不尊號令,又會出現何種情況?”少將副官未世傑含笑問道。
趙瑞望了一眼輕鬆微笑的安毅,轉向朱世傑,從容不迫地回答:
“要是那樣,就只有一十辦法,打!打得他心服口服。目前昭通已在我軍控制之下,龍雲的整個家族都在我們的保護之中,按照司令的意思,我們沒有限制龍氏家族任何人的自由,保護他們的產業,並任由他們往返昆明,想落龍雲也應該有所覺悟。
根據前方傳來的訊息,龍雲存在打不過就向南撤退、儲存實力以待來日東山再起的打算,我們也讓他的家人帶話給他,只要他敢負隅頑抗,除非逃到不屬於中華民國的安南和上家,否則定會毫不留情予以殲滅。
屆時,他就是想投降恐怕都沒有資本了。”
朱培德與朱世傑面面相覷,根據中央和蔣總司令的既定方略,對龍雲採取的軟硬兼施、逼迫懷柔的策略,定出了盡一切努力和平談判,輕易不能激化矛盾的原則,而安毅一上場就以如此強硬的態度對待龍雲,讓朱培德始料不及,也頗為擔憂。
安毅看出來朱培德的心思,放下茶杯,把自己的想法如實相告:
“德叔不用擔心,在對待龍雲的問題上,我們第五軍團還是非常慎重的,為此專門召開四次專題會議,最後定出種鋒相對、絕不姑且的方案!”
安毅收起笑容,鄭重地繼續說明:“龍雲年輕習武,性格強悍,連年征伐讓他積累了韋富經匪,從去年開始整個人似乎突然覺悟,謀略和精神境界似乎都上升了很多,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龍雲去年重開雲南講武堂,培壬自己的部隊,從安南的法國人手裡購買大量新式武器裝備部隊,以提升戰力,修築的大型飛機場已於年初完成,向法、意兩國購買的八架飛機估計很快就到。
去年八月,龍雲一改日製,實施開明的政策,恭請雲南賢達之士、各界人才參政議政,提出民主協商、共建雲南的漂亮口號,引發全省震動,好評如潮,要不是奉總司令之命率部東征老仇人李德鄰桂軍,龍雲的施政方略和政權基礎也許就會初步建立起來;其次,龍雲在一群智囊的說服下,開始注重教育,提高教師工資,連續擴建、新建五所學校,使得他在文人中贏得較好的口碑,要不是東征廣西拖了他的後腿,,輕徑役重民生,這一贏得絕大多數工農之心的惠民敵策估計也都實施了,由此可見,龍雲已經從一個,單純的軍闊,轉變成一個擁兵自重、軍政一體的地方軍政領袖一正處於關鍵的上升期和轉變期。小侄敢肯定,只要再給龍雲三五年發展時盯,中央再想撼動他就難了。
蔣總司令和中央各部大員估計也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會冒著政治上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失信於地方的危險,果斷決定趁熱打鐵收復雲南,防止龍雲迅速發展,變成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大軍闊。”
朱培德點點頭:“離開南京之前,總司令和五院院長也與我一同反覆分析雲南局勢,共議新政府的組建問題,儘管誰也沒有談及龍雲主政雲南的政績及進步,但我還是從總司令的話語中聽出與你相司的憂慮,也從五院院長急切的心情中,體會到中央對雲南勢在必得,絕不願拖延,只是沒有料到你們第五軍團的進兵速度如此之快,態度如此強硬,立場如此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