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部分(第1/4 頁)
李幕軟硬兼施,諄訝叮囑,看到陸觀潮依計而行悄悄靠向側前方的三連長這才放心了些。李幕畢業於中央黨部政治學校第二期,湖南嶽州人,今年二十六歲。軍銜少校,作為蔣介石控制地方軍隊的骨幹被調入公稟蕃師擔任政科副科長,這次特別為督促主力團拙尋飛行員才出馬。
李暮此人長像普通平平凡凡,是那種一眼望去根本不引人注意、接觸後很快就會被遺忘的典型,可這傢伙性格陰沉心機稠密,行事狠辣卻看不出痕跡,在校時就深的徐恩曾的器重,徐恩曾本打算放他下基層鍛鍊兩年再予以重用,沒想到兩年不到就被俘虜了。李暮此人手段靈活很有心計,在公稟蕃師從開始被孤立到如今被接受而且還被認為實實在存夠義氣,也樹立了一定的威望,在數百名分派到各師的黨部政工人員中極其少有。
此時李暮心如電轉。很快便做出判斷,他知道只要和富可敵國手握十萬重兵權勢比恩師徐恩曾更為顯赫、而且是黃埔將領中的領軍人物是蔣總司令麾下大將的安毅搭上線,自己這輩子很可能就會發生改變!只要能活著離開這裡。以安毅的義氣,自己將終身受益也未可知,因此他果斷決定拼死也要保住安毅,只要不死就會有無限美好的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很可能將會就此改變。
熱烈的掌聲和笑聲打斷了李暮的思路,他細細一看,發現安毅不再躲閃,神色似乎有點兒悲憤準備豁出去的意思,於是飛快地掃了一眼俘虜中被通知到的顯得無比驚訝的弟兄們,再看了一眼兩邊和後方的紅軍官兵,發現個個樂不可支地望著臺上,沒人注意坐得雜亂無章的俘虜們的異動,暗暗鬆了口氣含笑抬頭,他與安毅之間的距離不到三十米,因此,安毅的表情和變化他看得很清楚。
確實是豁出去了的安毅深深地吸了口氣,以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的心態勇於面對,那種獨特的氣質和帶著微微冷峻的從容,再次回到了安毅身上。安毅掃視一圈臺下黑壓壓的軍民,微微揚起腦袋,用南昌話大聳說道:
“父老鄉親們,弟兄們,紅軍同志們,我叫李德勝,江西高安人,昨天上午開飛機例行偵察,被二十八團一個姓呂的教官呂副連長打下來了,當時和呂教官一起把我打下來的,還有臺上的廣昌赤衛隊大隊長韓玉、副大隊長賴福祥兩位英雄
安毅不罷不休,在所有人驚訝的注視下,大步走到韓玉和賴福祥面前,不由分說把不知所措的兩人拉到臺前:
“大家看,就是這兩位赤衛隊的英雄,呂教官坐在臺下前排,長得最帥人品最好的那個就是他,長不帥人品不好肯定打不中我”
全場鬨然大笑,接著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臺上的李團長、團參謀和政工幹事覺得非常有趣又很驚訝,沒想到安毅講話這麼風趣幽默,膽子竟然這麼大,正在疑惑間看到安毅很嚴肅沒一點兒笑容,與幾千樂哈啥的聽眾形成了鮮明對比,加上臺上的韓玉羞愕捂住俏臉,褲腿一邊高一邊低的賴福祥咧開大嘴面紅耳赤地撓撓四方腦袋,忍不住全都跟著臺下幾千人笑起來。羞不自勝的韓玉掙開安毅的拉扯跑回位置坐下,賴福祥傻笑完左右看看,覺得自己站在安毅身邊不太合適,暈頭暈腦轉了幾個方向才找準原來的位置,幾步跑回去坐下,再次惹來一陣陣鬨然大笑。
安毅等全場笑聲停下。接著說道:“鄉親們、弟兄們,李團長一定要我這個敗軍之將上臺說上幾句,還讚揚我心地好、對紅軍有貢獻,慚愧啊!
說起紅軍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這我確實聽到過,我相信只要在老南昌駐紮過的弟兄也都聽過。因為安家軍就是這樣傳唱的。
中原大戰攻佔南陽後。安毅將軍便創作出這首歌曲,在安家軍中廣為傳唱,我有幸在老南昌聽到過,因為曲調琅琅上口歌詞也非常好記,所以就記下了。後來又聽被紅軍俘虜又釋放回來的弟兄們說紅軍有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具體是什麼我不清楚,心裡也很奇怪為什麼會比安家軍少兩樣注意,但我相信大致應該差不多,在為國為民上,紅軍應該比安家軍更優秀才是。
說到救治傷員,那沒什麼,當時那種情況,只要是人都會有惻隱之心,能夠出手幫忙肯定會幫,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嘛,本人出身貧苦,知道幫助人的樂趣和被幫助的感受。
至於說幫助修理機器。那更不是問題了。下午,張廠長找到李團長說縫仞機壞了,他沒辦法完成那麼多的縫冬衣任務,猜工好在旁邊,沒當兵前修討幾天機器,聽發麼一說手癢引,事幹總比等著接受處罰要好過些,於是就自告奮勇幫助紅軍修理縫仞機。
坐中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