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3/4 頁)
聽朱培德和陳調元的對話,臉上總是帶著恬淡的微笑。
從歷史掌故說到用兵,再從用兵說到合縱連橫,不一會兒,陳調元把話題轉到各集團軍目前的攻勢上來:
“離開石家莊前就聽說百川兄秘密派出使節與張作霖密會,現在看來估計雙方沒談妥,否則第三集團軍的三個軍也不會仍在唐縣、望都一線與奉軍打得這麼激烈,估計百川兄的北路兩個軍也會從張家口攻向懷來。”
“很可能是這樣,煥章兄的三個方面軍也不甘落後,昨日就開始猛攻安國、博野、蠡縣,保定奉軍兩面受敵,估計難以支撐幾天,但願煥章兄和百川兄能相互禮讓,共同北上。”朱培德有些擔憂地說道。
方鼎英微微搖了搖頭:“以小弟看,第二、第三集團軍不會發生大的衝突,兩軍合擊保定,反而會有利於全域性的推進,保定失陷奉軍只能北退涿州、廊坊一線,整個北京城只剩下那最後一道門戶,估計不用再打形勢就會明朗了。倒是我們第一集團軍這邊有點兒頭疼,小弟很擔心人強馬壯的第二集團軍,會越過我戰區搶先進入廊坊重鎮,進而提前向天津'逼'迫,從而打'亂'我軍部署。”
“很有可能,西北軍的風格大家都知道,凡是被他們攻下的地方,絕不給後續部隊留下任何東西,何況是友軍?”朱培德蹙了蹙眉。
陳調元看到身邊的安毅一直傾聽沒有說話,停下腳步含笑問道:“安將軍,對這問題你是怎麼看的?”
安毅禮貌回答:“前輩們說得很全面了,晚輩突然想到兩個問題:第一,白健生將軍率領的第四集團軍昨天已到達彰德,按照總司令部命令他們的進攻方向也是天津,如果第四集團軍的線路被第二集團軍霸佔的話,李鄰、白健生將軍會怎麼想?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遠道而來,總得分上一杯羹吧?
其次,歐美各國的軍隊正源源不斷進入天津,名為保護自己的僑民和工商業,實則是保住自己在華北的既得利益,為此,美國、英國和法國抓住濟南事件這個機會,不惜與日本鬧僵,不同意日本提出的兩個聯合公約,在宋子文部長等人的努力下,歐美緊接著否決了日本提出的擴大天津國際防衛區域的意見,美國更是態度強硬,一面責成日本'政府'對殺害其僑民做出解釋和賠償,一面派出兩個艦隊和十四艘潛艇來到青島、天津海域遊弋,法國從安南調來的三千軍隊也登陸天津,如此一來,就使得天津的問題複雜化了。
要是晚輩沒猜錯的話,總司令和中央'政府'很快就會做出決定,讓我軍止步於京津城郊,因此,我第一集團軍再去湊熱鬧也就沒什麼意義了,到時候百萬軍隊擁擠在京津周圍,估計會很熱鬧的。”
朱培德三人聽完後會心一笑,均同意安毅的分析,方鼎英滿意地點了點頭:“安毅眼界開闊,眼睛盯著戰場的同時,還能看到戰場之外的各種問題,這一點很難得,看來這兩年的征戰對你的成長幫助很大,你已經超出你的師兄們很多了,怪不得校長不願意把你留在後方,頂住壓力也要讓你回到前線來。”
朱培德連連讚許:“眼光是很獨到,幾句話就把眼下的形勢分析透徹了,看來這天津不佔也罷。伯雄兄,你這學生有兩下子,這一階段的整個作戰計劃大多是他制定的,各軍將帥都很滿意,雪暄兄評價說此計劃不疾不徐,進退自如,中午蔣總司令回電也認為計劃非常穩妥,看得出他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方鼎英點點頭表示嘉許:“確實是這樣,小弟剛接任軍團司令不久,麾下幾個軍長師長對安毅的評價還是蠻高的,安毅雖然年輕,但是他並不缺乏戰功和資歷,一個個的勝仗就是他的資本。
這第三階段的戰役,面對五萬餘士氣低落的直魯軍,安毅制定的幾個計劃都比較具有針對'性',切合實際,應急預案也比較完備,順利展開的話,各軍都會打得很輕鬆,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安毅,我想問你一下,你制定這個計劃的著眼點是什麼?”
安毅如實回答:“回教官,學生的著眼點是利益!只有利益才會促使各集團軍奮不顧身地擠上來,學生在徵詢幾位前輩意見的基礎上,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甚至內訌,不得不制定這個保守的作戰計劃,我們兵力有限又是遠道而來,無論如何也爭不過幾乎傾巢出動的兩個友軍,再加上白健生將軍率領第四集團軍高速開進戰場,各軍之間的利益爭奪將會越來越激烈,因此,學生覺得既然爭不過還不如索'性'大度一些,兢兢業業地完成我們自己的作戰任務就行了,除了政治聲譽其他沒什麼可爭的。”
方鼎英眼睛一亮:“好一個利益,透徹啊!就讓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