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第2/4 頁)
安毅謙遜的解釋獲得與會者的一片讚揚,不管這些讚揚聲是否都發自內心,安毅的態度和表現都無可挑剔。
朱培德問道:“安將軍,你認為目前貴州局勢將會朝那個方向變化?你對中央即將制定的貴州政策有何建議?”
安毅驚訝地望著朱培德,有些不明所以。
陳儀知道安毅剛回來還不瞭解軍委正在制定的全盤掌控貴州軍事力量的計劃,於是便將目前中央黨部和中央軍委在貴州問題上存在的爭議詳細說出來:
“在'毛'光翔率領二十五軍攻克貴陽之前,李已經獲得中央正式任命,如今李兵敗黔南,仍在與東山再起的'毛'光翔部展開激戰,而佔據主動、勝利在望的'毛'光翔連續四次致電中央請求任命,但基於貴州複雜之局勢,以及瞬息萬變之戰況,中央正在猶豫之中,無法形成一致意見,黨部主張靜觀其變,待雙方分出個輸贏再行定奪,而軍委的意見是趁此機會給予把握主動的'毛'光翔大力支援,換取二十五軍回到中央軍委領導之下,從而徹底穩定貴州局勢,進而對桂系老巢廣西形成巨大壓力。
安將軍對湘黔局勢比我等都熟悉,因此均希望能聽聽安將軍的意見,以便中央制定出正確的任免計劃和指導政策。”
安毅點點頭沉思了好一會兒,抬起頭對陳果夫笑了笑,轉向陳儀:“屬下傾向於中央黨部的意見,在勝負沒有最終決出之前,中央還是在致電交戰雙方呼籲停戰談判的同時採取靜觀其變之策為上,一來能表示中央對之前任命李的法律效力的嚴肅'性',不給各方留下中央存在成王敗寇急功近利之嫌。
其次,以目前'毛'光翔部所面臨的處境來看,除了接受中央領導別無他途,在桂系分崩離析之下,'毛'光翔就是想再找桂系盟友壯膽也沒有機會了,反而會為了自身前途撇清與桂系之間的關係,把原本聯合桂系抵抗中央的所有罪過都推到已經戰死的主帥周西成身上,否則,西、北、東三面有忠於中央的湘西四十四軍和石珍將軍部形成包圍之勢,南面有頑強抵抗勢不兩立的李殘部,內部又因'毛'光翔對待周西成靈柩和蓋棺定論方面的薄情寡義而產生的分裂,在內憂外患之下,'毛'光翔不依靠中央的支援獲得個名正言順的地位,根本就沒有第二條出路。
因此,屬下以為,別說中央緩一步對其進行確認沒關係,就算中央此刻命令他停止與李部的交戰退後三十里,他也不得不嚴格執行,否則,四十四軍和黔西警備部隊兩個新編師就能給他造成巨大壓力,要不是考慮到不可確定的政治影響、以及北方地區此起彼伏的戰火需要平息,屬下真想建議中央給個機會,讓屬下率領獨立師南下,與四十四軍以及黔西石珍將軍部一舉'蕩'平貴州各路軍閥,從此將該地納入中央的直接管轄之下,一勞永逸地解決麻煩。”
眾人聽了連連頷首會心一笑,望著安毅的目光卻大不一樣,安毅清晰合理的分析淺顯易懂卻又嚴密開闊,顯示出敏銳的目光和過人的自信,隱隱流'露'出的大將風範,讓眾人頗為詫異也大為感慨,不約而同地感受到眼前的安毅確實是今非昔比了。
“益之兄,你對安毅的意見有何看法?”蔣介石不動聲'色'地詢問。
朱培德回答:“屬下完全同意安將軍的意見,在對'毛'光翔的任命上軍委確實需要採取更為穩妥和慎重的態度。”
“屬下亦有同感。”
陳儀看到蔣介石望向自己,沒等詢問就主動表明自己的態度,葛敬恩也隨之表示對安毅建議的支援。
既然意見趨向一致,也就沒了繼續討論的必要,本就在這一問題上意見相同的楊永泰和陳果夫兄弟更沒二話,蔣介石做完簡短的總結便宣佈散會,各人相繼告辭去忙各自的事務。
蔣介石留下安毅、楊永泰和陳果夫兄弟,繼續就下一步的核心計劃展開討論。
由於內戰正酣的四川各路軍閥對尹繼南十六師佔領巴東、張弘欒四十四軍佔領酉陽和道真兩縣沒有任何反應,蔣介石的**變得越來越大,提出更進一步的蠶食目標,供四人討論。
安毅卻沒有被輕鬆到手的利益所矇蔽,而是向大家提出巴東和道真兩縣本來就不屬於川軍管轄,一直以來在行政管轄權上分屬湖北、貴州兩省,酉陽由於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留在酉陽駐守的川軍一個團本就是楊森的舊部,楊森被劉湘打出川東,逃到川北避難,這個守備團就像沒孃的孩子已經被遺忘和拋棄,因此四十四軍佔領酉陽才沒有驚動川軍各路軍閥,加上自己送給劉湘一千支半新舊的德制步槍和數萬發子彈,根據總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