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2/4 頁)
寒他們到南昌與安毅見過兩次面,其中一次一起上山打獵,估計相互間一見投緣也未可知啊!
從安毅要人的名單上看,他非常注重政治教育,重視我黃埔精神的傳承,很好地體會到了校長的建軍精神和殷切期待。”
陳立夫對安毅大量吸收政工人員的聰明之舉頗為讚賞。
“說起來魯逸軒與安師弟還是師兄弟呢……”
賀衷寒隨即便把安毅和魯逸軒師從俄國'射'擊教官柳申科夫的情況向蔣介石作了詳細彙報。
蔣介石微微一笑:“原來竟有如此淵源,怪不得安毅這麼提攜魯逸軒,情有可原啊!”
賀衷寒小心建議道:“校長,學生以為安師弟所言頗有道理,一直以來他的內部軍官培訓卓有成效,在原獨立師中,營級以上主官除了積功晉升的老兵之外,大部分為我黃埔同袍,小部分為投誠的江浙皖各省講武堂畢業生,像他的參謀長楊斌和炮營營長廖民林這幾個都是講武堂出身再畢業於保定軍校的,安師弟所部各級主官的軍事素質很高,否則也沒有一系列顯赫戰功。
這次重組獨立師,安師弟麾下營長以上的老兵仍有十七人,其中黃漢乾等六人均出自我黃埔,四人出自保定軍校,安師弟能夠從三百名候職同袍中接納八人,而且都給予營級以上職務,與其他各師相比,已經算是很夠情義的了。
校長也許沒看安師弟來信的第三頁,他建議校長派出十二名黃埔師兄弟接手南昌徵募處,擔任主任及各科正副科長,再派出十二人進入尹繼南師弟的警備師籌備處,從士兵招募開始參與部隊的整個建設過程。
學生覺得這個提議非常好,這樣的鍛鍊機會非常難得,而且安師弟他們從徵兵到訓練再到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擁有一整套嚴密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良制度,管理和訓練水平遠在各軍之上,學生相信,只要派遣過去的師兄弟在尹師弟的領導下完成警備師組建工作,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收穫。”
蔣介石看完信緩緩放下:“有道理,安毅想得還是很周到的,不過他現在才招募到七千人,看來他仍然堅持他那套嚴苛的徵兵標準,實在太慢了!你們要催催他加快進度,必須在二月底之前組建完畢開來南京報到,一天也不能再拖了。”
康澤笑道:“校長請勿擔心,安師弟要求再高也不會缺兵源,自從他得到校長批准建立犧牲將士紀念碑之後,各大報紙廣泛報道,八卦洲如今形同集市,人滿為患,全國各地趕到八卦洲義務勞動的青年學子多達五千餘人,其中半數青年天天纏著尹師弟要求加入模範營,加入獨立師。
原本在逃亡途中失散的百餘名獨立師老兵聽到訊息,相繼從江北各地趕來重歸隊伍,其中不少人身後跟著數十名至上百名青壯,兩千餘名老兵相互見面之時,如同隔世相見一般抱頭痛哭,哀聲遍野,把周圍數千民眾感動得淚如雨下,記者們趁機拍攝照片大肆渲染,弄得輿情鼎沸全國皆知,某些人恐怕再也不敢輕易開口了。”
眾人會心一笑,蔣介石滿意地望向天花板:“幹得不錯!很不錯!安毅的無聲宣告已經達到了我們預想的效果,安毅也因為這一義舉不缺兵員了,相得益彰啊!”
康澤繼續彙報:“校長,昨晚雨農兄對學生說,這半個月來,尹師弟不知用什麼方法,讓一千二百餘名各高校的男女學生回去搬來行李,於昨日傍晚歡歡喜喜地乘坐包船趕赴老南昌,轉入即將開學的江南醫學院和理工學院繼續學習。
之前三天,尹師弟已經把一千三百餘名青壯送上江南公司送來物資的貨船,看樣子是前往老南昌接受新兵訓練。
從今天算起,再有半月工程完工,期間很容易就能招到四五千新兵,照這個情況看,學生認為很可能安師弟他們早就預測到所產生的影響,否則不可能幹得這麼幹淨漂亮。”
眾人連聲附和,紛紛說安毅越來越狡猾了,只要是機會就沒見他錯過的。
蔣介石難得地笑起來:“你們別忘了你們的師弟是幹什麼出身的,連靜老和庸之先生這些前輩名流都對他的商業天賦讚賞有加,他會做虧本生意嗎?哈哈……就這樣吧,把魯逸軒這八個人立刻派到南昌去,讓他們向安毅報到,另外,濟時你給安毅去個電報,就說我答應他的請求了,同意那個在‘一一。二二事件’中為黨國做出了傑出貢獻的黃應武擔任他的黨代表,軍銜嘛,就從上校晉升少將好了。
這個黃應武十六歲就當兵,身經百戰,軍齡很長,在北伐中戰功卓著,又是政治學校的首期畢業生,果夫對他讚賞有加,視為親傳弟子,完全具備晉升少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