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3/4 頁)
的征伐
第二五九章內耗不止的征伐
二十四門火炮在一組組體型雄健的挽馬拖拽下,“咕嚕嚕”地駛上了木橋,兩百六十匹強壯的馱馬揹負一箱箱炮彈緊隨其後,一千二百名炮兵營官兵陸續開過新集鎮西面的三莊橋,進入距離滁州城僅二十四公里的大英鎮。
安毅騎著黑'色'愛馬,登上橋頭東面的山坡頂端,默默遙望自己的行軍部隊,獨立師少將黨代表劉首江、換上少將銘牌的胡家林、尹繼南、楊斌和新晉上校的詹煥琪等人也騎著馬佇立左右,俯瞰山下延綿不斷向西開進的隊伍。
昨日下午,安毅的獨立師被蔡忠笏所代表的總司令部炮兵指揮部分走了大半火炮,蔡忠笏倒也非常夠義氣,率領麾下精銳為安毅挑選出最好的二十四門火炮留下,鄭重承諾將二十八門火炮拉回南京之後,隨即便給駐紮在南昌城西的炮兵一團下達命令,將其中六門雜牌火炮送到老南昌士官基地供培訓用,並將存放在南昌倉庫裡損壞報廢的十七門各式火炮,通通送給獨立師軍械修理所,供軍械技師們練習拆解修復。
此次的揚州之戰和泰州之戰,被南京國民'政府'和北伐軍總司令部歸入到“江北戰役”之中,安毅和顧祝同成為了宣傳工具重點頌揚的北伐名將,安毅的大名再一次傳遍大江南北,聲威直達北京城的張作霖帥府。
全國各地如雪片般的賀電,讓第一軍軍部人員忙得焦頭爛額,疲於應付,數十名中外記者湧向揚州採訪,安毅卻在此時悄悄率部完全撤離了鎮江、江都和揚州城南的後勤軍營,與三師的主力部隊一南一北,幾乎平行地開往滁州方向,留下顧祝同自己在揚州接見記者,發表他的北伐感言展望未來。
安毅現在心裡非常不舒服,他看到了一份份報紙上本不屬於自己的宣告,看到了所謂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北伐宣言,文中堅定的**立場和對蔣介石的效忠之意一目瞭然,這讓安毅內心非常惱怒,但卻又無可奈何。他清楚地知道,這份子虛烏有的宣告發表之後所造成的影響,將會給今後的軍旅和仕途帶來難以預見的改變,因此他的內心感到非常被動和苦悶,可是儘管這樣,安毅也不敢有半點不滿'露'在臉上。
昨天上午離開南京時,陳樞銘、劉文島、葛敬恩、陳立夫、何玉書、蔣光鼎這些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彙集在一起,前來送別,將中央'政府'大院停車場擠得滿滿當當。長官們將胡家林等人的將官委任檔案和軍政部監製的成套將官領章銘牌交給安毅,並代表蔣總司令向安毅諄諄叮囑,深切勉勵。安毅打起精神,恭恭敬敬地接受了這一切他心裡非常清楚,要是'露'出半點不滿,以前所有的努力很有可能就此全都付之東流,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將會變得更加遙遠。
忍受所獲得的好處是,何玉書、蔣光鼎代表一軍軍部決定,完全同意安毅將自己的四個主力團、師屬工兵營、警衛營、教導隊、炮兵營的正副主官均提升到上校軍銜,軍中營連排各級主官均晉銜一級,並一次'性'給予獨立師八萬元的現金獎勵。
安毅帶著感激的笑容恭敬接過這份厚禮,連同蔣校長私下獎賞的二十萬元支票一起,在離開南京城之前全部存入了下關的滙豐銀行,多少也能對受傷的自尊有所彌補。
第二路軍指揮部設在南京城對面的浦口,蔣總司令雖名為第二路軍總指揮,其實已將所有指揮權交給了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將軍,由白崇禧將軍全權負責指揮麾下的賀耀祖將軍的四十軍,陳調元將軍的三十七軍,楊傑將軍的新編第六軍,第一軍的獨立師、第一師和第三師,其中,第三十七軍軍長陳調元將軍原來是白崇禧將軍在湖北陸軍學堂就讀時的老師,此次就任第二路軍前敵總指揮,與學生白崇禧一起共同指揮中路軍各部。
浦口就在南京城的北面,隔著長江與南京遙遙相望,是津浦鐵路的南線,距離滁州四十公里,距離安毅獨立師所在的大英鎮僅為三十三公里,白崇禧將軍將浦口選為指揮部,頗具深意。
完成兵力部署的安毅不敢怠慢,立刻率領尹繼南、胡家林、楊斌策馬趕赴浦口,向代總指揮白崇禧報到,將大英鎮防務和前線指揮交給了黨代表劉首江和各團營主官。
第二路軍指揮部設在浦口大營,大營中駐紮著賀耀祖將軍的一個師和白崇禧將軍的警衛營,安毅一行的到來沒有太多周折,透過兩道哨卡就來到了指揮部前面。斯時,白崇禧、陳調元和賀耀祖等人正在召開軍事計劃會議,參謀長仍是張定,政治部主任仍然是潘宜之,眾將帥聽到安毅前來報到的訊息,相視一笑,白崇禧微微一笑低聲說來得挺快嘛,陳調元和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