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2/4 頁)
方法,很快他就發現,宋懷玉做事雷厲風行,而且毫不拖泥帶水,而且他很會把握事情的分寸,做每件事之前,總會在面子上請示自己一下,以表示對他的尊重,而這種請示基本上都是在事情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比如這次打擊走私車事件,顧允知當然會表示贊同。
其實走私車上牌的事情並非存在於保和縣一個地方,在平海,甚至在國內的其他地方都有這種現象的存在,只不過保和縣過分了一些,縣領丄導過於看重這一塊的收入。
顧允知還知道一件事,這次省紀委派出的檢查組組長,省紀委副書記劉豔紅和新來的省長宋懷明是同期黨校的同學,兩人的關係很好,這次檢查組在保和縣徹查走私車上牌案的力度很足,交警大隊長被抓,仍然沒有讓他們就此止步,明眼人都看出,這次保和縣還得要有所動作才能讓檢查組滿意,顧允知正是在檢查組遲遲不願撤離保和縣這件事上看出,宋懷明要藉著這件事燒他上任以後的第一把火。
張德放看到舅舅的臉色很平和,這才壯著膽子道:“舅舅,其實我覺著這件事沒必要搞這麼大,給走私車上牌不僅僅是我們保和縣,也不僅僅是平海,咱們國家窮,很多地方政丄府都將這件事當成一個增加收入的手段。”
顧允知的表情古井不波:“你知道保和縣單單是透過給走私車上牌每年有多少收入嗎?”
張德放當然清楚,他甚至比顧允知還要清楚的多,可他不敢說。
顧允知道:“一千多萬,保和縣增加一千萬的收入,意味著國家流失多少稅收?保和縣的這幫領丄導,眼光就這麼短淺,只看到了自己的小家,卻忽略了整個大家,真是狹隘,這種歪風邪氣怎能不打?不但要打,還要一打到底,狠狠的打,打到以後再也沒有這種事情發生。”
張德放道:“國家的法制原本就是個逐漸完善的過程,法制逐漸完善,幹部的意識也在逐游完善,總得要給人改正錯誤的機會。”
顧允知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他也聽出張德放今天老是向著保和縣方面說話。
張德放被舅舅這一眼看得額頭見汗,他慌忙解釋道:“我是就事論事,我尖說任何事太激進了總是不好的。”
顧允知笑著點了點頭:“聽說你最近在忙著調動的事情?”
張德放老老實實回答道:“我在保和縣已經呆了四年了,家裡都在東江,我爸年紀也大了,身邊需要人照顧,我回來方便一些。”
顧允知並沒有表態,目光落在那兩盒茶葉上:“你帶回去吧,我不缺茶葉,拿去孝敬你爸爸!”
……………………………………………………………………………………
張揚意識到讓張德放幫忙沒有任何可能的時候,他開始考慮誰才能幫助自己,他在東江的朋友不少,可這件走私車案件是省紀委關注的事情,有能力幫助他的人很少,顧佳彤無疑算一個,可自從顧允知明確反對顧佳彤和他交往之後,張揚對借用顧允知的關係十分的避諱。仔細考慮之後,他想起了一個人,豐裕集團董事長梁成龍,他和梁成龍之間過去曾經有過不快,可是因為對付王學海這個共同的敵人兩人的關係有所改善。張揚還利用自身的關係和能力,在北丄京幫助梁成龍化解了京都大廈的事情,讓他免除被王學海利用京都大廈工程之事要挾。可以說梁成龍欠了張揚一個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胡茵茹落難,張揚是不會開口求粱成龍的,可他在反覆考慮之後,還是決定讓梁成龍幫忙。
粱成龍聽張揚說完胡茵茹的事情,整個人沉默了下去,龍翔商貿的事情鬧得很大,身在東江商界,他早就聽說了這件事,過去他和周雲帆的生意往來很密切,也知道周雲帆從事走私車生意,他還透過周雲帆買過幾輛車呢,事實上不但是他,省委家屬院中很多進口中都是得自於周雲帆的途徑。張揚找他,肯定是看中了他有一個現任東江市委書記的叔叔粱天正,保和縣是東江的轄縣,粱天正對東江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不過粱成龍也非等閒之輩,他馬上想到了張揚和顧佳彤的關係,在別人看來,張揚和顧佳彤的感情只是傳言,可在梁成龍看來,他們兩人絕對是實打實的真事兒,張揚和顧佳彤這麼好,他不動用顧佳彤的關係去求省委書記顧允知,反而找上了自己,這件事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顧允知不方便出面。粱成龍道:“張揚,我這人不喜歡繞彎子,有什麼說什麼,這件事有些棘手,龍翔商貿的事情我知道,這次是宋省長關注,省紀委介入,胡茵茹作為龍翔商貿的總經理,她的責任很難撇清。”
張揚道:“周雲帆才是老闆,胡茵茹一直以來都是幫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