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書的徽柔女院,而說起徽柔女院,誰還記得這猗蘭苑是先帝與丁皇后的愛的鑑證?只記得 這是楚武帝因悼念先母,將皇家御苑建為女院,而千千萬萬從這女院肄業過的女子,只會感恩懷念懿德皇后以及楚武帝的恩德。
想到這英明神武的皇帝的小心思,蘇瑾不覺會心一笑,不覺揣測也不知道宮裡的劉尋現在在做什麼。
一路巍巍畫棟,曲曲雕欄,薛瓏不斷指點著給她介紹風景,轉過一座小山峰,便是一座寬敞明亮,宏麗大氣的楠木殿廳,巨匾寫著“涵萬殿”,薛瓏笑道:“這裡就是平日裡女學生授課的地方了,整座殿都是楠木製成,十分貴重。”
待 走進去,迎面一面巨大的石材屏風,上頭紋理居然是天然形成一副群山環抱,懸壁重疊,意境闊遠的水墨山水圖,薛瓏又笑道:“此為大理進貢,天工秒繪,舉世稀 有,御苑改成書院時,許多貴重的物件兒都是當年先帝賜予貞賢皇后的,陛下諭旨都留在書院,可拍賣供書院經營使用,又專門命京營把守女院外門,內裡女生寢處 更有僕婦把守,平日決不許男子進入,一入戌時便落匙,門戶十分嚴謹。”
蘇瑾因知道劉尋的小心思,不斷悄悄心底暗笑,不知丁皇后知道這些曾獨屬自己的珍品,變成了這樣用途,會不會在地下都氣得活過來。
劉 尋登上帝位,在外人看來,是廢太子在邊疆立下大功,得了朝臣民心,之後太子犯了大錯,皇帝終於改立劉尋為太子,然後皇帝病重薨逝,劉尋名正言順地登上帝 位,沒多久丁皇后也心傷病逝,劉尋依然封了二皇子為雍王,十分厚待,原來支援雍王的臣子們,都十分欣賞劉尋的仁義,這位從邊疆在軍隊起家的鐵血皇帝,在治 國之時卻分外有儒家寬仁之風,漸漸得到了文臣們的認可,十年時間,劉尋終於漸漸收攏了各方權力,剪除了世家的翅膀,將這天下,牢牢握在手中。
他 是一個非常能忍的帝王,即使是蘇瑾,也只是在報告中窺見了這些表面上的溫良恭儉讓,仁德溫厚的背後,曾經是多麼腥風血雨,骨肉傾軋,曾經深愛丁皇后的皇 帝,怎麼會甘心將自己所愛女人所生兒子的太子位廢除?丁皇后之子又因為什麼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過錯?而再深想到皇帝的薨逝,更讓人不寒而慄。
這 些東西,在看報告的時候,蘇瑾只是認識到一個隱忍而胸有謀略城府至深的鐵腕皇帝,如今回到古代,與劉尋接觸日深,再看到曾經的丁皇后是怎樣的盛寵不衰,權 勢傾天,她卻只想到了一個孩子在深宮中煢煢獨立,失去了慈母和外家的仗恃,一人之下的位子被剝奪,傾心所愛別嫁他人,在陰謀和不懷好意的捧殺中,藏鋒隱 銳,步步驚心,終於一朝絕地反擊,一飛沖天,成為舉世震驚的真龍。
正沉思間,她們已轉入了一間寬大的殿堂,門口有侍女恭敬地攔下蘇瑾身後的嚴霜、如秀:“前邊是授課之地,還請大人身後的隨從留在課室外。”
嚴霜抬了眉毛剛要發火,薛瓏已轉身對嚴霜說話:“裡頭都是女學生,雖然公公是內官,但女院的規矩,授課之地,除先生、學生外,閒人莫入,還請公公諒解,在課室外等候。”
蘇瑾自然知道教室不能有太多閒雜人等打擾的道理,點了點頭道:“薛女史是要來講課的麼?那我先帶著人到外頭走走好了。”
薛瓏有些意外,微笑道:“今兒有我一門機巧課,蘇侍詔是奉聖郡主的妹妹,也是此道高手,所以請你來指點指點。”
蘇 瑾點了點頭,她也挺好奇古代的課室是怎麼樣的,更何況,這還是個女書院,這是在歷史上沒有的。雖然它始終脫離不了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藩籬,不能真正像後世那 樣男女平等。因為歷史上在大楚以後,曾有一位女皇登位,大力倡導女子教育、提高女子地位,讓女子議政,最後卻慘淡告終,黯然退位。男女平等,是建立在生產 力的高度發展基礎上,女子能夠無視生育限制以及天生的身體所帶來的弱勢地位以及歷經幾千年的民眾觀念逐漸轉變才會真正達成,所以蘇瑾並不覺得這一點點小小 的歷史改動會足以影響到歷史的程序。
走進寬闊明亮的殿堂,下頭數十名青衣雙鬟的女生齊刷刷地向上看,然後都整整齊齊地站了起來,陸陸續續躬身道:“薛夫子好!”然後都紛紛打量著蘇瑾。
薛瓏去看蘇瑾,看到她泰然自若,並不因為忽然看到這麼多的女學生的注目而覺得有什麼不安,心下又暗自驚訝,她從小在山上,後來任了女官後,受邀來徽柔書院講習,第一次授課,豁然看到這麼多學生齊刷刷望著她,饒是她一貫大方,也差點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