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和婆婆往集市走去,到了集市口便見人山人海,路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吃食菜蔬,攤前老闆的吆喝聲,路人的評價聲,講價的聲音混在一起組成了這熱熱鬧鬧的早市。
王然然跟在婆婆的腳後找到一處空地處,站在那兒。
望了一眼來往的行人,放開聲音吆喝著:“賣葡萄囉,新鮮的葡萄,好吃的葡萄,二十文一串,二十文一串,不要錯過囉!”
'正文 賺小錢了'
眾人沒有見過葡萄,都好奇的過來看,但一聽到那堪比豬肉的價格就又退縮了。
王然然看到大家都不願意買,便一邊摘了幾顆葡萄給過來看的人試吃一邊說:“這葡萄可是我用從西域商人那兒買來的種子種出來的,味道好的沒話說。
想必那金貴人家買來的也沒有我的好吃,不信你就嚐嚐。要是嫌貴,你們可以幾個人合著買一串,這一串的葡萄份量數量都是足足的,保證你們吃不了虧。”
有幾人試著嚐了嚐王然然遞過去的葡萄,入口清甜涼爽,精神一振,一下就被葡萄的香甜吸引住了,趕緊掏出銅板買一串。
有的錢不夠的就跟其他人合夥買一串分著吃。
不一會兒,葡萄就已經見底了,後來聞風而來的人有的沒買上,很是懊惱了一番。
最後數了數銅板一共賣了200多文,加上之前的交進城費後剩下的800文,王然然現在身上只有1000枚銅板多一點即一兩銀子左右。
王然然自己只留下100文,把餘下的九百枚銅板都遞給婆婆石氏,婆婆拒絕道:〃這銅板是你自己掙得,好好地留著。〃
王然然笑道:“娘,您可是家裡的頂樑柱,我們還得靠您來幫忙舀主意呢,您就幫收著,看一下有什麼需要買的!”
婆婆石氏一聽這話頓時高興了,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成為拖累人的那一個,能幫忙自是好的。
婆婆想了想提議道:“我們待會兒去糧店買點米麵回去吧,今天早上去粥棚領回來的粥太稀了點。”
王然然看到婆婆唏噓的樣子偷偷的笑了起來。
去糧店的路上,王然然想到空間裡存著的金條,決定舀點出來換成碎銀子以備不時之需,於是對婆婆石氏說道:“娘,我想我們好久都沒吃過蔬菜了,我這就去買一點。”
“那你快去快回!”
婆婆想了一下這錢本就是然然掙的,總不能攔著,便應到。
看著婆婆的身影消失在轉角處,王然然用精神力從空間的金條上切了五分之一下來,大概有二兩左右,到店鋪裡把它兌換成二十兩的碎銀子,裝進袖口裡。
其實暗中連同那100文一起放進了空間,畢竟放在別個地方哪能有空間安全。
來到糧店門口,王然然頓了一下,意念一動,一株白菜和幾顆西紅蜀就靜靜的躺在竹籃裡。
王然然踱到婆婆石氏旁邊看著她和糧店的夥計討價還價,最後店夥計以粗米每斤十文和糙麵粉每斤十五文的價格成交,最後婆婆買了三斤粗米和二十文的糙麵粉,一共花了50文。
王然然讓婆婆把粗米和糙麵粉都放進籃子裡,自己能提得下。
出了糧店門口,王然然和婆婆就聽到有人在叫,轉頭一看,一個老大娘往這邊走來,看著消瘦,但精神還好,身上打著補丁但乾淨。
王然然回憶了一下,原來是同村的人,之前在小落村的時候就住在原身的丈夫石遠家隔壁,很是多話的一個人。
她丈夫姓林,大家都林叔林叔的叫著,也就跟著親熱的叫她一聲林嬸,她只有一個女兒杏花,女兒已經出嫁了,嫁的是同村父母雙亡的虎子,生了一個兒子叫小虎子,這次逃荒她和林叔也是跟著女兒女婿一起逃過來的。
'正文 偶遇同村人'
王然然沒想到在這集市上也能碰到同村人,見林嬸過來,便招呼道:“林嬸,你也過來趕集啊?”
“哎,這該死的天道哦,一直不下雨生生的熬成了旱災,好不容易來了這大月城,又要交進城費,進了城,以為可以鬆口氣,結果你看看,早上一碗看不到米粒的稀飯,晚上一個兩口就能吃完的黑乎乎的饅頭,這日子啥時是個頭啊!”
林嬸一見到王然然和石氏便開啟了話匣子不停的抱怨著。
王然然深有同感,連連點頭表示同意,婆婆石氏也在旁邊勸慰著。
林嬸接著說道:“本來我們農家就是靠天吃飯,遇上這老天不下雨,逃到城裡原本就沒多少積蓄,這下好了,付了進城費就只剩下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