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
第二種叫樊噲模式,這也簡單,既是鄉親,又是親戚,同氣連枝,有事的時候,一聲胡哨就起來了。屬於這個型別,例如梅德韋傑夫,格列夫,都是彼**律系出身,小梅的家庭是高知,氣質理念,和索老大是一路貨色,而小格,家族都是德裔,當年老爹發配所有德裔去中亞,他是第三代,也是從哈薩克靠考學回到彼得堡。這些人,大潮一起,自然就和老師走,沒什麼多說的。小梅是專門負責油印海報,老師壓軸演講之前,他負責墊場,先說幾個小段子活躍會場氣氛,後來變成派系裡公認的管家,所以他的綽號叫維齊爾(土耳其語宰相的意思)。而小格是掛著法援旗號,組織研究生護法隊的,又是個純德裔,所以他的綽號叫做羅姆。
第三種蕭何模式才是最重要的,前面的樊噲模式,可以招之即來,但來了後還需要慢慢培養。而這種就不用了。這些都屬於在體制有過歷練的小吏階層。這些人活得其實都很明白,他們對自身有明確的定位估算,雖然過了獨木橋,在體制內有了一個位置,但因為沒有血統人脈的加持,老豆不叫李剛,所以在體制內成就有限,一般沒有特殊機緣,連山腰都到不了。這件事想明白了,心卻不甘,碰到潮起,心理小算盤一打,換跑道就提上議事日程。那位說難道他們不能借平亂立功,因為他們算的太清楚,利益抉擇嘛,平亂之後,還是原來的領導開受獎名單,排在前面自然還是領導的近人,即便有你,仍然排在最後面,這就是官場的潛規則,這樣等同一切都沒有改變。而換跑道不同,過檔就是基本幹部,一旦得手,則是暴利。同樣是賭運,幹嘛不賭賠率大的。屬於這個型別,很多了,小普這些有名的,後頭再說。說幾個二線典型的,穆特科,本是水手出身,比較上進,讀個航校,比較積極,靠近組織,比較能幹,十幾年熬成區委幹事,但出身決定仕途,草根奮鬥到30多歲,幹到區一級,基本到頭了,碰到漲潮,水手一算,押上去,變成**的區長,幹得風生水起,把手裡的基洛夫區變成自由堡壘,管後勤,補給,人手,站街亂七八糟什麼都管。成功以後,變成副市長,管基金會,用足球俱樂部洗錢,最後變成俄國足協主席,派系的大帳房,綽號金鵜鶘。梅津採夫,鐵路工人家庭,也算是比較上進,從扳道工,幹到段長,參軍考鐵道兵學院,團委副書記,臨近畢業分配,一算,出去之後,鐵路局不過副科長做起,但因為爸爸不給力,靠自己這輩子能不能幹到局長,很渺茫,碰到革命,再一算,帶人壓上去,拆鐵軌,阻橋樑,擋軍列,鑄街壘,成了,派系骨幹,州長封疆大吏,自己有專列。綽號不忘本,還叫段長。
整個彼得堡派系源流大概如上,接下來說對派系發展,四個關鍵點。第一關,91年,這時屬於在老大帶領下,齊心鬧革命階段。前文說過索老大當時剛當上民選市長,819的當天人在莫斯科,和小葉子在一起。然後飛回彼得堡佈置,差點在機場被抓,是小普帶護衛隊把他從機場武裝保護回斯莫爾尼宮。也就當年地中海他們鬧革命的地方。所謂的危機應變,所有的國家,只要是技術流,大多就那些套路。索老大,三板斧,把自己的分內功課做足。段長帶一路去拆軌劫車,構築街壘,小梅負責文宣電傳,保證電話通訊暢通,金鵜鶘負責把所有基層黔首都給動員街上去,造勢也好,人盾也罷,總歸人越多越好,紅魔,水管工掌控市政運營。小普負責去和契卡老兄弟講價,也不要求人家表明態度,只求在首都形勢明朗之前,人家別動,我們成,包你們富貴平安,彼得堡最好的區塊,你們挑最富庶的三個區當采邑。萬一不成,我這兒交出那些沒用的理念派名人給你們交差,你預設讓我們技術流安全離開,無論成敗大夥雙贏。軍方自己去談,各種人脈,明線暗線,這是就連稻草線都不能放過,結果不錯,軍區的薩姆索諾夫將軍被人情和人潮,內周邊逼,蒲公英第5師被索老大的演講,搞得不能自已,陣前倒戈。再上電視,透過覆蓋歐亞大部分的彼得堡電視臺,聲援小葉子,聲討蘇共。紅魔。自己盡力,再看莫斯科的局勢發展,也不過三種可能,小葉能搞定,他也跟著贏。小葉搞不定,他這兒就另立中央,再賭一炮,要是還不贏,再走也不遲。跟著這樣的大哥,就是舒服,每一步計算都清清楚楚,各司其職,即便輸了,也沒怨言。最後的結果,大夥都知道。
之後是從91到96,大夥各自發財的好日子。這些不用說,當然,中間張良型別的走了一些,例如丘拜斯,他們去莫斯科小葉子那有更好的發展,到96年,市長選舉,又是一關,這關索老大被手下的水管工出賣,栽了。究其原因,前文也說過,為了2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