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梢隕途粢患叮�吞鋨倌叮�梢宰魷嗟庇�50石俸祿的官。這樣,提升官爵就和立軍功結合起來,沒有軍功的,再富有也沒有社會地位。這條法令是鼓勵人們為封建國家所進行的對外戰爭服務,從而達到擴充套件領土、兼併別國的目的。其次,商鞅大力提倡民眾從事耕田和紡織等生產活動,凡努力從事農業生產,使糧食和布帛產量超過一般產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勞役和賦稅;不安心務農或遊手好閒而貧窮的,全家罰做奴僕。這樣,在秦國若要得到富貴,只有耕、戰兩條途徑,其他路均被堵死。商鞅還實行";編戶制";和";連坐法";,用苛刑峻法治理人民。他規定,凡秦國境內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登記在戶籍簿上,一家犯法,周圍鄰里都要受牽連。鼓勵告密,嚴厲懲罰隱匿壞人的不報者。商鞅還制定了很多殘酷的刑罰,如腰斬、砍頭、車裂、鑿穿頭頂、抽去筋骨、在鍋中烹煮等。這些規定,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反抗,鞏固了地主階級專制統治。商鞅變法是一場巨大的政治改革,給秦國奴隸主貴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貴族們祖傳的高官厚爵、富貴榮華、世襲特權,像遭到一次颱風襲擊,一下子都颳走了。但是,他們不甘心自己的滅亡,不斷進行反抗。秦孝公的兒子嬴駟有兩個老師,一個叫公子虔,一個叫公孫賈,都是守舊勢力的代表人物,他們串連了上千人,反對新法,誹謗商鞅。商鞅為了貫徹變法令,堅決按法律辦事,給公子虔判處劓刑……割鼻子,給公孫賈處以黥刑……臉上刺字。同時在渭河畔上處死了700多箇舊貴族,渭水都染成了紅色。從此,再沒有人敢故意以身試法了。
公元前350年,商鞅進行第二次變法。在這次變法中,廢除了奴隸主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把全國劃分為30個縣,建立縣制;頒佈標準的度量衡器。這次變法的另一個重大措施,是將國都從櫟陽遷往咸陽。咸陽南臨渭河,靠近通往關東的大道,水陸交通方便,是經濟和戰略要地。在商鞅變法中,秦孝公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一旦信用商鞅,就把大權交給他,讓他放手去進行改革,歷時20年不加懷疑和干涉,對於一個國君來說,確實是難能可貴的。經過商鞅變法,貧窮落後的秦國,一躍而成為當時各諸侯國中最先進、最富強的國家,為以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秦孝公之後的惠文王繼位後,首要目標是奪回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30年,秦軍向魏國進攻,在雕陰(今陝西鄜縣)大勝魏軍,俘虜魏國大將龍賈,殺敵 萬人。這次大戰的結果,使魏國被迫將河西之地全部獻給秦國。秦惠文王終於實現了幾代國君的宿願。秦國取得河西之地後,處於極為有利的戰略地位。它東面有黃河、函谷關天險,將各諸侯國拒之關外;西面、北面的戎、狄逐漸衰弱,對秦不能構成威脅;南有秦嶺與巴蜀及楚國相隔,秦國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環境。相反,魏國失去河西之地後,處於無險可守的位置,西方完全暴露在秦國的鋒芒之下,面對秦軍強大的攻勢,魏國只得以割讓土地來換取暫時的安定。秦國傲踞諸侯之上,獨霸天下的雄心逐漸顯露出來。
掃六國天下歸一
戰國時期,除秦國之外,還存在著六個較大的諸侯國,它們是楚、燕、韓、趙、魏、齊。它們為爭奪土地和人口,取得";霸主";地位,經常展開大規模的兼併戰爭,形成諸侯混戰的局面。
當秦國向外擴充套件領地時,它的戰略目標就不僅僅是一個魏國,而是各諸侯國了。關東諸侯國感到秦的威脅日趨嚴重,許多政治家主張聯合起來抗秦,這種活動叫";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的意思,是阻止秦國進行兼併的策略。秦國為擊破各諸侯國的聯合,也進行了活動,以拆散各國的聯盟,稱為";連橫";,即";事一強以攻眾弱";的意思,是秦國迫使別國幫助它進行兼併戰爭。 。 想看書來
從邊陲牧馬到統一天下(5)
公元前317年,魏相公孫衍首先發起合縱,聯合東方各國,共同抗秦。這一次合縱攻秦,參加的有魏、趙、韓、燕、楚五國,又稱";五國伐秦";。眾諸侯推舉楚懷王為合縱的縱長,大有壓倒秦國之勢。秦國則派張儀進行";連橫";活動,說服齊、楚不與其他諸侯國聯盟,因此齊、楚兩國對合縱不熱心,沒有出兵,實際上只有韓、趙、魏三國與秦交戰。三國聯軍剛進至函谷關,就被秦軍擊退。後來,秦軍又在修魚(今河南原陽)打敗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