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2/4 頁)
受於他們,如果不是紅雲把這件事情給捅了出來,那他們現在只怕還蒙在谷裡。
諸聖在經歷了紅雲與鴻鈞道祖的大戰之後在閉關抽取元神之中的大道之機,可是冥河卻與他們不同,原本冥河便有意將血海凝鍊成自身的小千世界,而在看到這場爭鬥心中更是堅定了這個信念,只有將血海融煉自身之中他方才有能力在大劫之中自保,方才可以有一絲機會脫三界脫離天道的掌握。畢竟鴻鈞道祖的靈魂剝奪太強悍了,三界雖好,可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沒有小千世界是進不了混沌之中,冥河這便是想為自己準備一條後路。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冥河放棄了原本想要在西行取經一行中向西方二聖討還當年的因果之想法,轉而全心全意地凝鍊小千世界。雖然鴻鈞道祖說小千世界只有聖人能夠掌握,可是他並不相信這一點,別人他不清楚,可是地府中的后土娘娘便沒有證道,可是冥河卻知道后土娘娘自身修煉了小千世界,所以他也有此心。
在冥河看來,鴻鈞道祖那麼說不過是想阻止他們的修行之路,以免生想三清與女媧娘娘那樣的事情,雖然說三清與女媧娘娘沒有與紅雲那樣直接公開與鴻鈞道祖敵對,可是在三界的上層人心中都早就知道鴻鈞道祖與三清、女媧娘娘不和,要不然鴻鈞道祖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支援西方二聖打壓三清與女媧娘娘,三清與女媧娘娘這樣的入室弟子尚切如此,更何況他們這些無名之輩。
冥河想得沒有錯,小千世界並不是聖人的專利,其實準聖依然能夠修煉,說起來小千世界方才是聖人大道的關鍵,可以說只要將小千世界建立成功,你就有了與聖人叫板的資格,那怕是沒有證得聖道,可是有小千世界在,也不比聖人差,畢竟你可以借用小千世界之力來積累法力,當然想憑藉小千世界以力證道那是想也不用想。
不過冥河也沒有那麼狂妄,以為自己可以與盤古大神相比走以力證道之路,他所想走的道路卻是以殺證道,將血海凝鍊成小千世界,血煞之氣融入自身,完全可以取代先天殺氣,走上以殺證道之路,雖然說有點晚,可是這才是最適合冥河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冥河在一開始便走錯了路,他想要以斬三尸證道,那是不可能的,在根本上就行不通,三千大道條條皆可證得聖道,鴻鈞道祖所歸納的三條證道之路說白了有錯誤引導他們的想法,三千大道歸納為三條,除非鴻鈞道祖有大道那般的本領。
………【第四百二十一章節神機妙算、大局開啟】………
第四百二十一章節神機妙算、大局開啟
諸聖這一閉關,三界的局勢變得緩和起來,不過對於西行取經的唐三藏他們而言卻並不順利,一路之上他們可是吃盡了苦頭,而這時他們也來到了五莊觀。
此刻,孫悟空的心中卻是七上八下,雖然他出世的晚,可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知道,這五莊觀他還是清楚的,這裡可是地仙之祖鎮元子的道場,要從這樣的老派準聖手中奪寶,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孫悟空在想些什麼,唐三藏等人根本就不清楚,如果豬八戒與沙僧知道孫悟空在打鎮元子的主意那打死他們也不會與唐三藏進萬壽山,他們可不想把小命賠在這裡。
在唐三藏一行人一進入萬壽山地界之時鎮元子便有所感應,他長嘆了一聲說道:“也罷,一直皆按天意,如果對方沒有惡念那也罷,有的話也正好一箭雙鵰!”
鎮元子的心依然沒有堅定,這都他日後的修行並沒有什麼好處,不過也許這就是鎮元子的性格使然,外人是無法理解的,對於鎮元子而言,他或許最適合去修煉生命的至寶法則,誰讓他的心總是那麼軟。
雖然說諸聖已經閉關修煉,可是他們早就按排好了一切,人、闡、截三教弟子早就將唐三藏一行人給盯得死死,到了萬壽山時,這些人皆沒有繼續,這萬壽山畢竟是鎮元子的道場,他們再繼續監視那就是在挑釁鎮元子的威嚴。
雖然說鴻鈞道祖一再相助西方二聖,想要平衡東西方的力量,可是萬壽山一戰中西方已經是傷了元氣,東西方的實力嚴重失衡,西方的處境十分不利,聖人的目光不盯在這上面,可是四教弟子卻不同,為了能夠斬屍成就準聖果位他們自然是要全力以付。
越是接近五莊觀,孫悟空越是不安,就好象有一座大山壓在他的心頭,主他喘不過氣來,沉思了許久,孫悟空終究還是心中的貪念壓過了理智,畢竟在三界之中是以實力為尊,孫悟空也知道自己出世過早傷了元氣,如果真如老師所言五莊觀中的人參果能夠彌補自己的本源,那冒一次險也是值得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