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轅的這種私心卻壞了自己的功德,讓他那原本就少的功德變得更少。
在人皇之爭結束之後,闡教十二金仙卻是全數被招回,那些被召回的弟子心中都有所高興,覺得老師這次只怕要懲罰廣成子,自己的機會來了。讓眾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元始天尊只是不痛不癢地說了廣成子幾句,然後就沒有再太在意,這卻是讓這些人心中大為不滿,這明顯是太寵愛廣成子了。
其實這些人卻並不知道,元始天尊召回他們並不是為了人皇之爭一事,而是要讓他們出山傳道,要分靈寶,當然如果說元始天尊心中對人皇之爭所暴露出的事情沒有想法那是假的,不過在元始天尊看來這都是經驗不足,認為只要廣成子他們吸取了這次的經驗將不會再犯這樣的事情,所以也沒有太在意,也沒有對闡教弟子解釋一二,如此以來卻是讓闡教其他弟子認為元始天尊處事不公。
當接下來的分寶,好更是出了大錯,燃燈這位闡教副教主為了闡教卻是鞍前馬後,但是分寶之時元始天尊竟然什麼靈寶也沒有賜下,這讓原本就對元始天尊有所不滿的燃燈不由起了異心。
不但是燃燈如此,而闡教其他人也對元始天尊分寶大為不滿,那廣成子原本就有了‘落魂鍾’與‘番天印’,而這次卻是賜下了數件靈寶,而那黃龍真人則是與燃燈一般一無所獲,其他人也都無法與廣成子相比,於是闡教內部的不滿而引起了分化,人心有所浮動,而燃燈則在暗中拉攏了慈航、俱留孫、普賢、文殊四人。
時間如梭,很快軒轅的時代便過去了,雖然軒轅為人皇功德不多,但是三皇卻是天道大勢,時間一到軒轅也必需交出人皇之位,前往火雲洞,如此世間便進入了五帝治世之境。
五帝治世前三帝沒有什麼難處,但是到了舜帝時那些隱身於世間的妖族卻是興風作浪,人族的居住之所卻是陷入了洪水之中,再加上天災降臨,人族居所卻是一片汪洋,天災**加在一起對人族的生存卻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治水!這一件事卻是放在了舜帝的面前,這是人族的當務之急,而大禹的父親鯀便承擔了這項重任。
對於天災**,那一向自軒轅為人皇后,認為是人族保護神的闡教弟子卻是出面相助,而這一次元始天尊依然安排廣成子帶隊,如此讓那原本就心有異念的燃燈更是下定了決心只要時機成熟悉便會離開闡教。
燃燈有這樣的想法也屬正常,換做是任何人,身為一教副教主卻是沒有一點權力,也都不願意接受的,更何況燃燈也曾經在紫霄宮中聽過道。
自從天災**出現之後,紅雲也做好了準備,不過這一次,紅雲並沒有派三位人祖出面,而是自己出面,在舜帝在位之時便出面收下了禹為自己的記名弟子,要得五帝最後一帝的巨大功德。
這樣做的危險紅雲心中十分清楚,但是他卻不得不冒這個險,因為他明白五帝最後禹帝的功德之大可與天地人三皇相比,而且這也是三皇五帝中最後的一份功德,如果放棄了這份功德,對紅雲日後的大計卻十分不利,所以他明知這樣做的危險很大,但是還是下定決心冒這個險。
紅雲這一出手,三清與女媧娘娘便開始注意起大禹,當他們屈指一算,結果讓他們大為震駭,大禹竟然是五帝中最後的一位。
紅雲如此算計卻是讓諸聖為之震駭,其中女媧娘娘與太上老君的震駭最大,他們二人一為人族聖母,一為人教教主都與人族有著緊密的聯絡,連他們二人都沒有提前推算出大禹的身份,而紅雲卻有這個能力,這讓他們如何能不震驚。
得知大禹的身份之後,諸聖自然明白紅雲的用意,這是在爭奪五帝最終的功德,而功德只怕也是那治水之功,諸聖之中,將此事看得最淡的要屬西方二聖與通天教主,西方二聖遠在西方根本無從插手人族之事,而通天教主雖然在人族站穩腳步,但是截教畢竟氣運不足,無法如闡教那樣全力擴張,在幾次五帝之師的爭奪中都落於下風,所以通天教主也早絕了成為五帝之師的念頭,反而紅雲的挑釁卻能給他一絲機會,對於此事通天教主反而持樂觀的態度來對待。
紅雲這一出手,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卻是急了,特別是元始天尊,要知道這場天災**是天道對人族的最後考驗,過了這一關,人族將會萬事順利,成功成為天道的寵兒,也就是說如果能助人族治水成功,那麼便有巨大功德,對於此事,元始天尊早就將門下弟子全部放出,太上老君也暗中將玄都放在人族,他們都有一個目的爭奪功德。
對於此事,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都可以放下昊天當初對他們的算計,可想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