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國公鎮守邊北苦寒之地,尚遠侯爺鎮守邊南,邊東有蠻夷常常作亂,故而是由聞家鎮守。
本聞老將軍年歲大了,那邊東便交由大將軍聞顯鎮守。
至於邊西,今日未曾到來的義大公鎮守,義大公正是貞妃娘娘的父親,是天家的遠親。
而定安王爺則鎮守都城,各路關卡全由他來掌控,連都城中的提督也是他府中出去的人,這也便是為什麼帝君會忌諱的原因,畢竟整個江山的命脈都握在旁人手中,只要那人翻了手,怕這江山許就要易主了。
哪怕這人是自己的親叔叔,已一己之力扶自己走上皇位的人。
小舟其實從未真正接觸過這些人,只是在南奔的時候,聽人說起過,大將軍聞顯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將才,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那義大公鐵面無私,便是自己的親兒也給斬了,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一時難辨真假。
畢竟被人傳的身高八丈,目若銅鈴的定安王爺,真實卻是溫潤如玉的,氣質高貴。
而方才定安王爺說尚遠侯爺為大元鎮守邊南,以抵擋外敵入侵,說他勞苦功高,其實多少有些虛假,便是孩童也知道,這大元的尚遠侯爺並非將才,邊關曾幾經落入敵手,每回都要四處走動,才能尋人來幫其奪回邊關權,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可見其人緣極好。
有人說他油滑機敏,嘴硬心軟,善鑽營,面面俱到,人人迎合,這話瞧著倒是不假。
有人說他為了保住邊關平和,甚至偷偷給蠻夷錢財貢品,小舟本想不可能,今個瞧著這話,許是真的。
而齊國公乃是元老之子,其母是出身高貴的烏曼族長公主,老齊國公曾經在征戰時遇到了正在救死扶傷的烏曼族長公主,烏曼族自此與大元的交好。
所以說齊國公這人,出身富貴,可以說是十分的彆扭,既想與眾人交好,又覺得眾人與自己不能比肩,對於身份相交之下有些尷尬的小舟這般,也便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小舟狠狠閉了一下眼睛,袖中手在虎口上狠狠一掐,這才讓發昏的頭腦清醒了一些。
這定安王爺與其他幾位大人紛紛出題,小舟瞧著他們的動作與神態,便略微凝眉,本以為那胡勞之帶來的題目是這幾位大人其中之一,現在瞧著,似乎並不是那麼一回事,這些題目分明是他們背下來專門用來考自己的。
這到底是何人?
待他們將題目一一問完,小舟也一一回答後,他們便面面相覷,似乎是沒了題。
“若不,小舟便出些題目吧。”小舟輕輕福身說道。
她一出口,眾人立刻便答應:“如此甚好。”
“小舟不才,也不會出什麼題目,便依著這湖泊的題兒的葫蘆,畫個瓢吧。”既然不知道這些大人究竟是為何緣由,她便騎驢看本,瞧瞧這些人到底要做什麼好了。
這般想著,小舟扶著桌子,慢慢坐下,然後提起筆慢慢的寫了幾個圖案,道:“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清腳共五十雙,各有多少雞和兔?”
“一群娃娃團團坐;圍著桌子分果果;每人六個剩六個;每人七個少七個;多少個娃娃多少果?”
連著兩道題,幾位大人皆是一愣,隨後小舟便聽到門外有紙扇展開的聲音,青玉墜子上有銀鈴三枚。
“兔子十四,雞二十二,十三個娃娃,八十四個果子。”
“爹爹!”小舟驚喜的站起身,隨即一陣暈眩,多虧身邊魏卿公伸手扶住,這才沒跌倒。
姬廉搖著手中扇,戈承緊隨其後,手中拿著兩卷畫軸,似是丹青,又似是墨寶,這定安王爺就好這口,這戈承也當真是有心了。
“幾位近日安好,侄兒這裡給諸位請安了。”姬廉一如既往的傲慢,隨意的打了個揖,也便算是給這幾位長輩請了安好。
小舟見了,便扭開臉去,因為她瞧見姬廉右手在上。
所謂男子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女子左手成掌,右手成拳都稱為兇拜,一般都是用於弔喪用,這姬廉不可能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分明是故意為之。
這些個大人,一個個都精明地緊,豈會瞧不出,只是不說罷了。
那姬太師是當真的尷尬至極,卻也只能詳裝沒瞧見。
戈承見氣氛不對,便趕忙奉上了手中畫卷,以轉移眾人注意,定安王爺也不私藏,接了畫卷便乾脆的將畫卷展開給眾人瞧,只見第一幅畫卷是一幅潑墨山水圖。
☆、第二百一十一章 題字
“筆觸清晰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