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4 頁)
陳煜,是定安王爺麾下一員虎將,曾經陪同王爺征戰沙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也因此深得定安王爺的信任。
王爺說此人性格極其直率,其他人也都說這人有些些許的莽撞,胡勞之甚至直言此人就是一頭倔驢,小舟卻從其行為中察覺此人並非瞧上去那邊簡單直率,反而應該是很有城府的人。
畢竟王爺麾下虎將,怎麼可能是無腦之人,戰場不比尋常,不可能按部就班,一切都如風雲變幻,很多時候都由在外將來決定當如何處理,此人喚作陳煜,這大元朝應當沒有第二個百戰百勝的陳煜將軍,所以此人不是極其直率,反而是城府極深才是。
這件事情其實都是明擺著的,其他人不見得不明白,卻一個個依然這般說,想來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小舟也只是詳裝不明,決定仔細觀察一段時間,看此人的位置,以及與她是否對立。
隨後定安王爺又將小舟帶到了那方才盯著小舟嗤笑的老道面前,向小舟介紹起這老道,原來這老道的道號喚作神機子,是有著半仙之稱人物,與活佛一般,也是受善男信女的追崇。
神機子本在濟世道觀修道,一日下山得定安王爺出手搭救,後又算得定安王爺有難,前來搭救報恩,救了定安王爺一次。
後來定安王爺三天兩頭的上道觀,不知道去了多少次,這才將其請出山,為王府籌謀。
他見到小舟後,伸手擒住小舟的腕子,眼睛瞪大,口中唸叨:“不可能,這不肯能,本道不可能看錯的才是。”
小舟聞言,心頓時提到了喉嚨處,心中思索這人該不會瞧出自己是來自未來,這身體的原主人其實早已不在了的事情吧。
但隨即一想,小舟便鎮定了下來,滿臉疑惑的抬頭看定安王爺,定安王爺摸了摸她的頭頂,說道:“這神機子道長一直都是這樣,無礙的。”
“嗯。”小舟點點頭,跟著定安王爺往另一人走去,心中卻狂跳,生怕那神機子說些什麼出來,但那神機子卻依然喃喃,顯然是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站在眾人身後,最不起眼的那個矮小的年輕男人名字叫做寧碩,入府時間是最短的。
此人本是孤兒,後來被鏢局鏢師收養,長大了些便也跟著當鏢師,後來因為一次運鏢途中經過鬥仙山,遭遇了大批反賊,反賊搶奪貨物,他們鏢局根本不敵,他在逃跑的時候,掉下山崖。
幸而山崖不算很高,山下又恰巧有河流,所以他落在了山崖下的河裡,順流而下被剛巧前來取水計程車兵發現,那士兵便是定安王爺旗下的炊事兵,定安王爺此行便是為了剿滅反賊,卻也因此讓他撿回了一條命,
這寧碩後來他養好了傷,打聽鏢局現況後才知道,在那次變故之後,鏢局中的兄弟死的死,散的散,總鏢頭也死了,鏢局早就沒了。
定安王爺憐惜,便讓他在自己帳營中做了執郎,負責帳中打掃,其實也就是給口飯吃。
那一次寧碩因為摔的嚴重些,斷骨雖然接上,卻是坡了腳,身子骨也因為沒調理好,變的有些體弱,從而無法習得上乘功夫,這一點讓定安王爺很是感慨,因為此人根骨極佳。
若不是因此變故,應該會有一番錦繡前程才是。
索性這人很上進,知道自己練不了重的東西,便挑了鞭子來學,在大元朝習鞭子的多為女子,便是男子會使用鞭子,也多不會認真去學,學了也不會在人前使用,以免被人恥笑了去。
這寧碩卻視軍中恥笑為無物,專心致志的練習鞭術,如今可“新回~憶論,壇”以說是上乘,後來甚至救過定安王爺的命,所以定安王爺說起他來,便滿目笑容,
“小的寧碩,見過郡主。”寧碩禮數周到,見定安王爺將小舟親自領到自己面前,便趕忙給小舟施了大禮。
小舟本是有些走神,不知道想著什麼,直到這寧碩施禮,這才反應過來,趕忙去攙扶,“寧大人何須如此大禮,小舟當真是受不起,幾位大人既然是跟著王爺多年的人,王爺又一向親和不拘小節,所以小舟猜測,幾位想來也算是小舟的長輩才是。”
眾人又是一番笑,直言這郡主當真是聰明,卻不知道郡主沒說出的話是:不然也沒這麼大的膽子,連主子也冷落。
定安王爺點點頭,對小舟的回答很是滿意,覺得這孩子當真是對了自己的脾氣,他便是不喜拘束,與這些人也的確是稱兄道弟,這孩子瞧著有些羸弱,此時瞧著,許是豪爽巾幗秉性。
這般想著,定安王爺心念一動,便出聲問道:“孩子,本王今日便問你,你詩詞了得,是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