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快到正廳,小舟扭動起來,“爹爹快些將小舟放下來,小舟要自己走進去。”
姬廉楞了楞,不曉得為何小舟忽然這樣說,手臂還有些僵硬。
小舟眨了眨眼睛,不明就裡,見姬廉不肯鬆手,自己也下不去,只能看向了戈承。
“大人還請放這孩子下來,莫要讓她再徒增鬧心。”戈承沒讓小舟失望,開口勸說。
小舟的想法他可以猜的到,如果這樣被姬廉抱著進去,雖然算是警告了史家人,知道這孩子不是那麼好招惹的,但那史清名必定心生隔閡,更加認定這孩子與自己不親近,反而胳膊肘向外拐,這樣的話,小舟的日子怕是更難熬了。
姬廉並非固執之人,聽了戈承的話,便將小舟放了下來。
下了地,小舟攥緊小拳頭,邁著小小的步子,一步步走向前去。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此時,雲深正閉目,其他和尚與眾人正在論佛理,能隨在活佛身側的和尚,自然不是一般和尚能比的。
他們正道佛心,問之何為佛心,眾人紛紛交耳,不曉得自己所想是否真實,說出的話兒自然是讓那些和尚有些啼笑皆非。
畢竟一群官家人,追逐名利,便猶如儒生間的鄉野,談何通明。
只是不明活佛何以執意於此地,且執意於一孩童,這著實讓他們參不透,卻也只道活佛自有其意。
最終還是魏卿公先開口道:“敢問各位師傅,這佛心莫是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平凡無聖不可?”
問話的那和尚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只是看向其他和尚。
旁邊的和尚也是搖頭,這魏卿公說的尚且在理,只惜,前有“莫是”,後有“不可”,如此一來,便是有些說不出的味道了。
這些所謂的官家只是讀透了《佛經》,卻無法參透。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童稚的聲音。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有心佛。。”
聞言,眾人皆是一怔,連本眯著的眼睛的雲深也慢慢睜開了眼睛,看向門的方向。
眾人也紛紛交耳。
門被兩側丫鬟推開來,只見一孩童負手走入,儼然是小大人模樣,透著幾分可掬,眉宇間卻淡然無波,“小舟只是聽聞眾位談及,便貿然多舌,還請諸位多多恕罪。”
小舟進去後,一一拜了,禮數週全,毫無破綻,末了便立於史清名身後。
若說雲深本還猶豫,此時一見小舟,便覺得這孩子非同一般,也便放下心來,問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悟性?”
小舟暗翹嘴角,等的就是這句,於是上前,“小舟惶恐於此,不敢狂言此詩為自己所做。”
一旁的定安王爺一聽,便也來了興趣,開口問道:“那你倒是說來聽聽。”
小舟噗通一跪,連連搖頭,面上滿是驚恐。
“你這是做什麼。”定安王爺一怔,並不覺自己方才說了什麼訓斥的話語,何以這孩子嚇成這般模樣。
小舟低頭道:“回王爺話,小舟不敢說,惶恐活佛及大人們聽後,將小舟訓斥了去。”
眾人面面相覷,莫不是這詩還有問題,仔細回想,似乎也並未有不妥之處。
還是定安王爺開口說道:“無妨,自有本王在。”
那意思便是,你別怕,儘管直接說出來,若有事的話,本王自然會幫著你。
小舟又抖索了一會,瞧見時機差不多了,便慢慢將自己起先便想好的說辭說出來。
“上元燈會,燈火闌珊之處,小舟一人獨立不知何故,驀然瞧見一慈眉善目老道長衝小舟招手,便走了去,後來瞧見那老道長一身長袍說不出什麼材質來,便升起了摸摸看頑劣心,那老道長卻只是笑了笑,不曾見其後退,可任小舟怎般追逐,也不曾碰觸的到。”
小舟咬了咬嘴唇,繼續開口:“小舟正納悶時,四處燈火卻忽然盡退,那老道長也憑空消失,只聽人有人念起此詩,小舟便是掩住雙耳也依舊清晰,也越發的驚恐,只記得自己本應該是在園中,有道人為小舟施法驅邪,何以就來的了上元燈火,便曉得這便是阿孃口中撞邪了,一時惶恐,驚嚇的奔跑,不曉得跑了多久,來到了這裡。”
小舟說的時候還微微顫抖,彷彿心有餘悸。
一旁的大人卻聽明白了,這孩子分明只記得自己掉進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