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小芸……”李蘭擔憂的看著她。
“沒事兒,哭完了反而好受些。今個小花回家,他們怕是想不起來我,等晚上我就回去同爹攤牌。如意繡紡的事情還要託蘭姐姐幫我盯著,若是我爹同意下來,正月十五以後我就想離開……我不想在村裡待著了,我的時間本就不多,一定要更努力才成。”
當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那麼便有人願意為你出頭解決事情。包括小花,不也是因為價值比她大麼?李小芸悲傷的嘆了口氣,人大了,便各有心思,真沒意思。
但是,她不會放棄的。
她平日裡裝傻充愣,只是不想太過計較,但是並不意味著……她可以無下限的忍讓。
第37章 ⑤
李小芸在李蘭那意氣風發的講了一些話;待理智回來後又有些害怕。她畢竟是個小孩子,還是女孩,心裡不太愛和人爭執;於是隨著理智的迴歸;李小芸的心裡反而打鼓起來。
她走到家門口,院子裡一片漆黑;房屋裡倒是點著火燭;時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她有些步履艱難;墨跡好久才走到大門前,李小花軟綿綿的聲音傳入了她的耳朵裡。
“娘;你可不知道開始那些人開始如何看不起我。”
“搭理他們呢,孩子咱們要肚裡長牙;爹孃以為為榮,你李三大叔和金縣長私下都同你爹講,京城的貴人很看重你呢。”
李小花得意的揚起頭,說:“我音律不好,便日夜練習,教我們的那位姑姑是老宮女呢,姓夏,曾經伺候過太后娘娘的。”
“哦,是麼?我們小花真有出息。”夏春妮摸了摸肚子,慈眉善目的說。
“姑姑說,宮裡什麼都用最好的。那花式樣子在外面都瞅不著,隨便拎出來個瓷器花瓶,都恨不得追溯到數百年前。宮女明明是服侍人的奴才,到了外面都成了先生,那些皇帝身邊的太監,在官身面前扯高氣昂,有的成了監軍去前線督戰,就是代表皇帝,比將軍可有權利。”李小花眼睛帶光,彷彿有朝一日她可以這般揚眉吐氣。
李旺和夏春妮聽著,只覺得是天方夜譚,卻妨礙不了兩個人胡思亂想,勾勒出一幅美好的遠景。李小花此次回來後明顯變了個人,談吐越發得當,眼界更高,重點是模樣越來越水靈了。難怪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城裡住著和在鄉下被日頭曬著,能一樣麼?
“姑姑還說,先帝曾經特別寵愛一個妃子,那妃子好吃荔枝。可是荔枝這種水果,若離本枝,—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了。然後皇帝動用驛站,採用戰時傳送訊息的渠道,命人用千里快馬日夜連成送到荔枝,只為了博得愛妃一笑。”
“那妃子也算是有福氣的人。”
“可不是麼,乃是真正大福氣的貴人,正是當今天后娘娘呢。”李小花眨著眼睛,認真說道。在他們看來,太后娘娘自然是極其尊貴的,至於皇帝和太后娘娘真正的關係如何還輪到他們這種階層的人暗自猜測。至少大家面子上演著子孝母慈的戲碼。
“如此說來,這位老宮女伺候過太后娘娘呀。”夏春妮問著。
李小花點了下頭,道:“恩,此次來東寧郡的人是皇后娘娘身邊極其看重的太監王德勝。我瞅著別說是金縣長,就連郡守大人在王大人和夏姑姑的面前都跟下人似的,特別諂媚。”
夏春妮拍了下她,說:“別這麼說人家金縣長,咱家現在還什麼都不是呢。”
“哦。”李小花不情願的應聲。她此次和好多家世好的小姐們一起被人教導,只覺得大開眼界。況且她發現了,夏姑姑根本不管你是誰,一切以女孩自身條件說話,所以她才分外努力。夏姑姑看重的是人,而不是你的背景。
其實在宮裡這群人眼裡,漠北怕是除了靖遠侯府歐陽家的人,其他人都算是沒有背景。更何況他們東寧郡本身地處偏頗,大多數世家都是旁支子弟,在本地自稱世家豪門也就罷了,若是同天天和皇帝打交道的人談及背景,著實有些可笑。
“成了,你們都別纏著小花問東問西的了,不早了,讓小花早些休息吧。”李旺怕女兒辛苦,揉了下她的額頭,道:“若有什麼委屈,就哭出來,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
李小花看著父親慈愛的母港,瞬間紅了眼眶,點頭道:“女兒知曉。咦,妹妹呢,吃飯的時候也不見她人影,跑哪兒玩去了。”
提到小女兒,夏春妮一陣煩悶,說:“又去那寡婦家了。”
李旺不認同的瞥了她一眼,道:“如何講話呢,丟人現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