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怡,李蘭便不再阻攔。以她對黃怡的印象,這孩子不像是會害李小芸之人。八成是想借機抬一下李小芸的名聲,權當是提攜李小芸吧。若是可以藉此機會結交到貴女,於李小芸日後參加繡娘子比試也有好處。
想到這一點,李蘭倒頓時豁然開朗,將心思全部放在打扮李小芸身上。
第81章 49〔改〕
李小芸去年因為李桓煜失手殺了金浩然心焦力竭;著急萬分,再加上進京路走了兩三個月;整個人清瘦不少。她本就比一般人高;所以雖然依然很胖;卻不再愚蠢。
李蘭心知人們喜歡捧高踩低,決定親手為她改一件粉色束腰長裙。
她將裙襬處的線都換成燙金色,繡了一條鳳凰,沿著下襬處盤旋而上,隨著女孩穿上它走動起來的時候;竟是有一種鳳凰飛舞的感覺。至於束腰的綢帶;則是李小芸自個繡的,也是燙金色的線;但是卻使用了更細的線;針法別緻細膩,花樣新穎。
這條長裙本是立領,因為春暖花開,天氣微熱,李蘭給它改成窄領,搭配緊身白色摸胸,可以凸出李小芸另外一個優勢,高聳的胸脯。
李小芸極其不好意思,她以前身材魁梧,倒不覺的什麼,現在瘦了下來反而顯得胸前“肉多”。有時候,她為了避免外人異樣的眼光,習慣性用白布裹胸,否則實在是好難為情。
李蘭對此倒是有些欣喜,偷偷告訴她:“興許是以前如意讓你喝的木瓜奶茶見了效。”
李小芸掩面,就她這彪悍的身姿,還需要喝木瓜奶茶麼?以後還是自制檸檬水吧……
黃怡的夫婿是國子監祭酒大人的長子,梁羽笙。他前年也曾下場考試,中了進士,謀了個外放的差事兒歷練。如今成親託關係調回京城。李小芸曾收到過黃怡信函,自然提起過樑羽笙這個人,字裡行間倒也透出幾分小女孩恨嫁的羞澀。
國子監祭酒雖然只是個四品官,但是因為掌管著大黎最高學府的管理和教學,備受世人尊重。
祭酒大人的夫人是同鎮國公府有親戚關係的一戶世家嫡女,自有一套管人手段,倒是不曾聽說梁家後院亂,發生過什麼齷齪。
李小芸想著第一次去有門第人家做客,還是在京城,總不好丟了黃怡的臉面。她雞鳴時分就起床裝扮,從南城到內城需要過好幾個鬧事街區,由於擔心堵車,早早就出門了。
黃怡雖然沒出過什麼遠門,也曉得京城極大。城南到城北,竟是走了不到半個時辰的路。她發現馬車停了下來,撩起簾子問道:“劉管事,到了?”
劉管事挨著車伕,回過頭,說:“小芸姑娘先歇著吧,堵在衚衕口處了。”
“怎麼?”李小芸抬起頭,這才發現這條衚衕裡有兩戶人家。或者說,兩座分門的府邸。靠裡面的是寫著梁府,外面的門則沒有牌子。
李蘭怕李小芸第一次去別人家做客丟了臉面,便叮囑劉管事和大丫頭嫣然陪著她來,順便叮囑其處事言行,不要再繡娘子比試前惹下沒必要的麻煩。
嫣然扯了下李小芸的袖子,小聲說:“快別探頭,小心弄亂了髮髻。”
李小芸一聽,立刻老實的回到原座位上。她今日輸了月牙髮髻,上面掛了一副滿複雜的頭飾,總有一種髮髻頂端的裝飾要掉下來的感覺。
嫣然輕笑,道:“小芸姑娘莫緊張,牢固的很呢。我只是怕您把頭伸出去,那車簾子耷拉到姑娘頭上,才會亂了髮飾。”
“恩恩,你說的有道理。”李小芸可受盡梳頭苦了。她以前不曾出席過這種貴人小姐們的宴會,今個是頭一次,黃怡又美其名曰給她接風,不鄭重的話怕丟了黃怡臉面。所以徐研姐姐和師傅親手幫他梳頭打扮,縫製好看的衣服。尤其是她束腰處的金色細線,來源自顧繡精華,李小芸想著早晚有一天要傳承顧繡,同師傅商量後,決定偷偷露一手,看是否有人識貨。
李蘭之所以敢於如此,還要源於得知的一個訊息。原來當年順手推舟設計顧家的那個夏樊之,興許是年老後回首往事時心底生出悔意,竟是幫顧家大房平反了。
這位夏樊之是如今殿前大學士,皇帝心腹,礙於當年的文書案涉及先帝名譽,所以文書案並未被獲得平反。則是將先前文書上有辱先帝圖案的織繡者從原來顧家大房,變成了顧家五房。追根揭底,顧家五房想把大房扳倒,然後繼承顧繡傳承,所以故意陷害大房。
去年年底,早已改名換姓的顧三娘子突然從番外歸來,借住西菩寺的主持情面,告到皇帝那裡。夏樊之曾經有心於三娘子,念著往日情分二話不說主動申請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