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3/4 頁)
也壓制不住惱火,一言不合就把書桌給掀了。
如今的小高相公威嚴日盛,那是連梁紅英都怕他,見他忽然就生那麼大的氣,燕青和梁紅英姐妹也嚇得大氣不敢喘。
“世道越來越亂!妖孽橫生!”高方平揹著手走來走去的,喃喃道:“南邊明教……西邊天師教……國朝內憂外患之際不添亂就是功勞,做到此點真的很難嗎!難嗎!接下來,是不是還要有各種紅燈照,各種白蓮聖母刀槍不入!”
停下腳步,高方平不懷好意的看著燕青道:“難嗎!回答老子,不添亂是不是真的會死!”
燕青現在很怕這個喜怒無常的流氓,很無語的尋思,小子不吃皇糧也不操心,哪裡知道你說的什麼東西吆。
梁紅英隱約知道高方平的意思,惡狠狠的抱拳道:“只要大人一聲令下,紅英立即北上把盧俊義的人頭拿來獻給大人。”
高方平也只是在氣頭上而已,並沒有失去理智,搖頭道:“盧俊義另有安排,你刺殺不了他,刺殺這種手段不到萬不得已,也不能亂來。”
“等將來老子們權利更大的時候,小玉領兵剿滅龍虎山。”梁紅玉含著指頭道。
高方平摸摸她的小腦袋道:“你不是做這事的料,小種經略相公要是有個文官底子,他倒是可以分分鐘教龍虎山做人。可惜了……如今就看張叔夜怎麼和張天師鬥法了。”
……(未完待續。)
第154章 升官大典,出陣水泊(第三更,今天木有了)
兩日後是個特殊的日子。
並非大宋的節日,卻是氣氛比上元燈會也不差。趙佶下詔放假一天,君臣同樂。
張天師給趙佶選了一個吉時,皇帝儀仗、車架馬匹,在捧日軍護送下於上清宮出,登宣德樓讓臣民觀禮。
蔡京到場了,貴為散官開府儀同三司,恰逢這等喜氣慶典,作為元老“功臣”,老蔡也登上宣德樓,站立在官家身邊最近的位置。
這很正常,如同一千年後,但凡有國禮也會請卸任老領導同往。
依次陪同的人,趙挺之排第二,張康國樞密使排第三,中書侍郎劉逵排第四,同知樞密院事陶節夫排第五,然後是何執中、張叔夜等人。
因為位置不夠,僅僅是工部侍郎的宗澤,吏部侍郎的時彥,判匠作監的張商英,他們都不夠資格上宣德樓。
武臣系列太尉高俅排第一,楊馬帥第二,張步帥第三,种師道掛官銜節度留後排第四。
至於高方平這等不入流的小官,按系列是上不了宣德樓的,然而趙佶卻專門下旨,讓“小高卿家”帶梁紅玉同觀禮,於是小高也混跡在了宣德樓上。
昏了。
站在了特殊位置,和傳說中的張天師張繼先一起。
這樣一來很丟人,整個宣德樓上大佬雲集,唯一隻有高方平這麼一個綠色官袍的存在,媽的好在官帽不是綠色的。
在下方湊熱鬧的一群太學生幾乎笑死,他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豬肉平作為一個“綠人”,混跡在了諸位大佬的身邊,太滑稽了,還抱著一個戴虎頭帽的小蘿莉。
直到此時,高方平才弄明白了這是個什麼儀式,乃是道教的——祈禳。祈禱的意思。
前有星變出現,被張繼先解讀為“天怒人怨”的意思。此點是昨晚連夜請教高俅老爹知道的。
然後就可以看到,蔡京此時臉龐微微抽搐,像毒蛇一般盯著站在前方的張繼先的脖子。
京城真的越來越歡樂。想必張繼先當時把星變解釋為天怒人怨,其實是為了找趙佶騙錢重修擴建龍虎山。卻是還來不及開口要錢,時值趕上了蔡京打擊元佑黨太激進,官家起了猜忌,便以“天怒”為由讓蔡京捲鋪蓋下臺。
這樣的事實一但形成,儘管張繼先不是衝蔡京去的,估計蔡京想把張神棍給活剝了。
然後跟著是天降流星於高家,有人解讀為天禍,而以高俅為首的人解讀為祥瑞。不論趙佶把高家的流星看為什麼,前有星變,又現流星,迷信的道君皇帝始終對此擔心,就是這樣的契機之下,宣召龍虎山張繼先進京進行祈禳,以求國泰民安。
趙佶心是好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不想國泰民安,只是他們大多會用錯方式。
其實真想國泰民安的話,時彥張叔夜張商英陶節夫宗澤,隨便啟用一個為相,有個二十至二十五年也就國泰民安了。啟用高方平的話,二十五年估計歐洲都姓漢。
說來很湊巧,不知道是運氣還是天意。今早登上宣德樓聽他們嘀咕,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