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請大公子進來。
大公子踏進殿門第一時間便搜尋雲舒的身影,見她神色緊張,頭髮紛亂,上衣不整,十分擔憂的看了她一眼,而後向劉徹叩拜道:“微臣參見皇上。”
劉徹跟沒事人一樣,彷彿剛剛扒著雲舒衣服的人不是他,淡淡的問道:“起來吧,你急匆匆求見朕,什麼事?”
大公子站起身,靠近雲舒身邊站著,開門見山的說:“微臣因擔憂雲舒,特來求見,不知皇上將雲舒從薛家祠堂帶到宮中,是為何事?”
劉徹望了他們兩人一眼,笑著說:“一年不見,你們倆人的感情比往常更濃了,朕算算……從朕在長安街上第一次遇到你們,已經七年多,快八年了吧?看來你們都是長情的人……”
劉徹這番話說的牛頭不對馬嘴,不知道他為什麼提這些。
雲舒抓著自己的衣領低頭站在大公子身後,大公子凝眉想了想劉徹的話,回道:“正如皇上所說,臣跟雲舒一路走來十分不宜,臣這麼多年的心思,皇上知道的最清楚,可是皇上為什麼要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將雲舒招進宮呢?”
桑弘羊跟劉徹之間的關係,是君臣,卻更像兄弟,劉徹對他的連番追問一點也不在意,沒有絲毫生氣的跡象,但是他接下來說的話,卻差點讓大公子暴走——
“雲舒不能做平棘侯的女兒。”
劉徹,這個年輕帝王,平靜的陳述著他的一個命令,卻讓大公子和雲舒的心倍受煎熬。
即將事成之際,卻殺出這樣一隻攔路虎
“皇上”大公子瞪圓了眼睛看向劉徹,說:“陛下早就知道此事,為什麼偏偏這時說不能?”
雲舒心中暗驚,劉徹之前在她面前裝蒜,沒想到他一早就知道大公子和平棘侯商議的事。再一細想,只怕劉徹在這件事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知道,只怕還有一定程度的參與,不然大公子也不會以質問的語氣問他了
劉徹將目光鎖定在雲舒身上,不溫不怒的說:“此一時、彼一時。”
大公子上前一步,說道:“君無戲言”
雲舒很怕大公子激怒劉徹,他們私下關係再好,劉徹也是皇上,怎麼能對他大呼小叫
連忙抓住大公子的衣袖,雲舒低聲說:“公子稍安勿躁,皇上這樣做,必然事出有因。”
大公子最聽的進雲舒的勸,她這一句話已點醒大公子,現在不是逼劉徹同意的時候,而是要弄清楚,他為什麼反對?
“還請皇上給臣一個明白”大公子語氣中還是有些憤怒,兩年的籌劃,一步步的經營,衛家、陳家、朝廷三方的權衡,這些雲舒所不知道的付出,全都白費了
劉徹敲了敲桌案,側頭對後面說:“芷珊,你來告訴他們吧。”
後殿的暗影中,身穿紅色錦衣的陳芷珊走了出來,她停在劉徹身後,說:“皇上,此事尚未查明,現在告訴他們,為時過早吧。”
劉徹卻說:“將此事告訴他們,他們兩人只怕比朕還要急迫的想查明真相,總比他們不斷的在中間給朕添亂要好”
陳芷珊想想也是劉徹說的這個理,就走到雲舒和大公子面前,將一個書簡放在他們面前的桌案上,鋪成開來。
“這是景帝時期的秘密檔案,你們兩人看吧。”
大公子和雲舒對視一眼,一起圍在小桌案前看了起來。
在權力的中心,並不是任何事情都能見光,像暗羽,就是一個地下隱秘的存在,而漢朝各代以來的一些秘辛,也是由暗羽記載歸檔,以作秘密留證。
現在展現在大公子和雲舒面前的那份書卷,正是漢景帝時期的一件秘密。
雲舒快速的掃了兩眼,書簡裡記載的是漢景帝前元三年,由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國的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對於七國之亂,雲舒多少知道一些,這場叛亂三個月就被平叛,從此朝廷開始加緊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國的權力。
這些大事件對雲舒來說很遙遠,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跟二十年前的那場叛亂有任何關係,可是密卷中,卻記載著這樣一件事……
景帝寵妃崔夫人,在七國之亂中被吳王劉濞劫掠出宮,而此時,崔夫人已懷有五個月的身孕
景帝得知之後,派出各路兵馬及暗羽解救崔夫人母子,直到叛亂平息,劉濞兵敗被殺,也沒有尋得他們的下落
在後來吳王府的審訊盤問中,暗羽找到了給崔夫人接生的穩婆,得知崔夫人曾在王府密室中生下一個女嬰,後來卻不知被吳王送到了哪裡。
景帝深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