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很好!切入點選得不錯,虛實、遠近都考慮到了。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是專案未動輿論先行。現在,既然預熱的方案成熟了,就可以考慮把聲勢造起來,先從本地媒體開始,循序漸進,逐步加溫。凡是涉及這方面的具體事務,你大膽打著我的旗號,全權處理與負責。唔?”廖志國出國前如此叮囑黃一平。
現代社會訊息發達,營造輿論、引導民意的渠道與平臺很多。區區一個陽城,除了傳統的日報、晚報、電臺、電視臺等幾家媒體外,還有導報、時報、陽城政府網、廣電網、報業網等多家新媒體,以及中央及省駐在本地的若干記者站、工作站,數以百萬計的手機簡訊平臺更是直達千家萬戶。黃一平吹風、預熱計劃的核心,便是充分利用好這些輿論工具。
如何同新聞媒體打交道,黃一平深有心得。
過去,黃一平在魏、馮兩位副市長手下做事,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時常要和新聞媒體打交道。其時,別看黃一平身為市府秘書,整天跟在領導後邊人五人六風光無限,可遇到和媒體交往卻往往心生怯意,自尊與自信時常遭受前所未有之挫傷,尤其是那幾家主流、強勢媒體。
在陽城,雖說媒體種類如上所述林林總總,好像不算太少,可領導們看重的依然還是日報、晚報、電視臺等少數幾家。只可惜,那幾家媒體重要版面、時段有限,偏偏時下領導職數多、隊伍大,各種重要活動與指示又多如牛毛,加上中央、省委、本市黨政主要領導必須優先保證,因此,副市長之類官員真正能在上邊露臉的機會很少。在此情況下,一方面,報社、電視臺紛紛出臺了很多顯規矩、潛規則,名曰規範政務性報道,實質限制幾大班子副職的活動報道,並將後者統統定性為“一般政務”。另一方面,副職領導們又特別在意自己參加的會議、視察、接見、講話,以及分管範圍內工作的見報率,不僅要求報紙、電視上報道及時,而且還很關注位置、體量,以顯示其職責的極端重要性。如此一來,像黃一平之流的秘書,自然就要頻繁與媒體交涉。
懂得中國媒體現狀的朋友都知道,像陽城這類地級城市,日報、晚報、電視臺等幾家主流媒體,因為偏居一隅少有競爭的關係,內在質量雖說一般,可壟斷性卻特別強,自我感覺也特別好,除了市裡兩個黨政一把手以及分管副書記、宣傳部長之外,對其餘領導基本不太買賬,尤其政府副市長、人大副主任、政協副主席之類,在媒體上的曝光度極低,有時甚至需要藉助私下交情。因此,黃一平之流同媒體交涉,多是仰人鼻息,看人臉色辦事,有時就像一隻關在風箱裡兩頭受氣的老鼠,既要被領導訓斥,又要受媒體人冷眼。特別是遇到日報總編、電視臺新聞部主任這類實權人物,不得不低三下四點頭哈腰,有時還難免遭到羞辱。
黃一平自從做了廖市長秘書,這種境況便有了天壤之別。當然,為報此前的一箭之仇,他也不惜做了回小人。
陽城日報的那個總編向來很牛,當年黃一平跟隨馮開嶺時,有時需要關照一下,比如稿子用得及時一些啦,位置好一點啦,刪得少一些啦,等等,十有*商量不通。那個總編仗著與副書記張大龍關係密切,動不動就拿報紙的屬性做擋箭牌,說什麼報紙乃市委機關報,著重是服務市委主要領導。那時,馮開嶺雖說也是常委,可在陽城官場排位並不靠前,黃一平作為一個科級秘書就更加沒有多少發言權。後來,馮開嶺被調走,黃一平下放黨校,報紙上居然刊登雜文不點名地冷嘲熱諷,這事即使不是總編指使或親為,他作為把關人也至少應當知情。黃一平重回市府後,新賬舊賬一起算,先給了這位總編一個下馬威。 書包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中國式秘書2 第三章 17(2)
身為新任市長廖志國的秘書,黃一平特地翻出近期報紙,把有關政府方面的報道找出來,先是從數量、位置、塊頭等幾個外觀層面上,與市委、人大的報道做了橫向比較,找出若干差距。接著,又從文章的標題製作、文字表述、圖片拍攝等幾個內在層面,挑出了不少欠嚴謹、細緻的毛病。他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報告廖市長,立即引起了後者的嚴重關切,授權他出面與有關方面交涉。黃一平得令,馬上拿著報紙找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說:“對於近期政府方面的報道,廖市長非常不滿意。這些稿件,有些文不對題,有些話廖市長根本沒有這麼講,到底是記者寫稿出錯,還是總編審查不嚴?廖市長希望,對於前一階段的問題,要有個明確說明,以後這類重要報道必須加強審稿。”
上邊這段話,固然是廖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