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為本王偏心才好!以後他們倆便勞你照看了。”
羅氏溫婉笑道:“王爺說哪裡去了,這些道理妾身自然是明白的,風陽與明陽自小在妾身身邊長大,妾身待他們如親子一般,自然會照看他們的。”
“本王素來知道你是這般好性子的!”燕南慰道。
“妾身不在南陽,無法照顧王爺,幾位妹妹也都是貼心的人,王爺不妨多親近親近。秀玉和秀蘭年紀也不小了,本該妾身為她們操辦婚事,如今還請王爺費心了,雖是庶出的,但總歸是郡王府的小姐,再如何也不能比前兩個差,可不能讓她們吃苦。”羅氏細心提醒道。
南郡王燕南除了正妻羅氏外尚有四名妾室,共育有三子五女,長子燕青陽與幼女雲生為羅氏所出,次子風陽、三子明陽、待字閨中的秀玉和秀蘭以及已經嫁為人婦的兩女皆為妾室所出。不過庶出二子皆為羅氏親手教養,視她為親孃,倒與生母不怎麼親近,即便是四個庶出的小姐也只管羅氏叫“母親”。
長子燕青陽二十有八,已娶妻生子,次子燕風陽年十八,三子燕明陽才年十六,此次燕南攜三人進京不僅為參加雲生的笄禮,更是送風陽、明陽進學館讀書,方便日後求功名。
“本王自會留意!”燕南拍拍她的手,道:“本王該走了,你也別送了,回去吧。”
“王爺路上小心!”羅氏看著燕南上了馬車,囑咐道。
燕青陽拱手一拜,恭敬道:“母親,兒子走了,請母親保重身體!”
羅氏笑著點點頭,慈聲道:“萬事小心!”
燕青陽點點頭,轉身上車。
雲生平日裡上女子學館,閒時隨母親羅氏進宮陪太后說說話,兩個哥哥也已進了京城最大的京都學館,漸入佳境。一晃便到了來年四月。
“雲生丫頭可說了親事?”太后關心道。
“回太后娘娘,還沒呢,已有幾家找了媒婆來說,不說雲生看不上,她那兩個哥哥卻先不滿意了!”羅氏笑道。
“嗯。”太后點頭道:“不著急,要好好選選的,至少要選個出息的世家子弟,不得馬虎!”
“娘娘說得是,只是倒沒聽說哪家子弟如李太師家的孫子一般出息的。”羅氏委婉說道。
太后聞言,緩緩道:“李晏那孩子自然是不錯的,只是……”只是寧家卻也看中了。
“李晏有什麼好,依我看還不如蘇長空呢!”顏若搶道。
“蘇長空的品貌是不錯的,只是年紀大了些。”太后皺眉道。
“年紀大點才成熟穩重,總比李晏那個不懂事孩子好!”顏若面露怒色。
“你自己還是孩子呢,還說人家,人家好歹比你大上幾歲。”萱貴嬪笑道。
顏若卻是惱怒了,嘟著嘴道:“我就看不出他哪裡好了!”
眾人明白其中緣由,見狀皆笑。
蘇長空便是那做了禮部員外郎的武舉探花,而寧顏若如此氣惱李晏卻是有原因的。
寧顏若今年也十五了,八月的生辰,寧家與太后都不動聲色地為她物色夫婿人選,最後選定了李晏。李晏一表人才,又是新科狀元,更是李太師的獨孫,寧家早就想拉攏李太師,無奈總不得成功,如今便想借小兒女的親事結為親家以達到拉攏的目的。
二月的時候,寧王親自去太師府看望久病未愈的李太師,是的,李太師自從孫子言他臥病在床之後便名正言順地留府“養病”了。其間寧王委婉地與李太師提到聯姻一事,李太師卻未推託,大笑道:“雖說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但老夫家的規矩寧王想必也有所耳聞,便是不過問兒女之事,所以此事還得由李晏自己做決定!”遂叫出李晏,將此事與他一說。
李小公子聽了之後,拱手歉意道:“先不論下官愚鈍,配不上郡主千金之身,再說那定親信物仍在七公主手中,便是此親未退,下官萬不可做出這等背信之事,還請王爺見諒!他日下官奪回寶劍,若郡主仍是未嫁之身,下官必登門求親!”
此話根本就是推脫之意,當初李太師贈劍之時並未提及定親一事,皇上也不承認定親一說,只有李小公子堅持“一日未奪回寶劍,一日便未解除婚約”。那寶劍到了七公主之手,再想拿回來,談何容易!難道真要堂堂郡主等他何年何月取回寶劍不成?
涉及皇家七公主,又有李太師撐腰,寧王再怒也不得對付李晏,只得暫且作罷。而寧顏若本就不願嫁於李晏,由太后說了厲害關係才肯點頭,誰知卻被李小公子拒婚,對她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就此結了樑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