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頁)
。我第一次聽到李書記的話,也是和大家一樣,抱著懷疑態度,甚至不相信現代科技可以發展到如此地步。直到李書記親自拉了一車帶著連著稻秧的稻穗,我才真正相信,重視。所以我參與了第三十次試驗的全過程,第一茬的確是一千三百三十七公斤,第二拆還在地裡呢,不如趁著大家都在,我們當場收割,核算產量?”(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見證奇蹟
雖然近年來,對於專家的話,深表懷疑,可眼前的這位可是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憑藉著科學研究,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吃飽飯。這可是全世界都甚為尊敬的專家。
袁老先生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科學家,絕不會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看來這件事情有門,十有**是真的。如果是這樣,他們可是就能拿到最為珍貴的新聞,可以說是舉世震驚。
想到這,頓時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激動萬分。
“能和袁老先生一起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是我們的榮幸。”人民日報的記者,急忙回答說道,他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袁老先生率先站起來,說道:“那歡迎我們超級再生稻的研究專家周樂樂小姐,帶我們去試驗田,一起見證這舉世矚目,震驚世界的壯舉。”
周樂樂趕緊站起來,給緣老先生行禮,說道:“袁老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一直以來,都是以袁老先生激勵自己不斷努力。今日我覺得一點成績,能得到老先生的肯定,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
眾人早就看到了周樂樂,如此年輕漂亮,不像個科技人員,反倒像個演員。
一個女演員長得漂亮,那很平常,可如果一個科學家是美女,而且是取得這麼重大結果的女科學家這麼美貌,那就是大新聞了。
周樂樂起身,今天她是要下田的,可是今日為了和婆婆搭配,穿了旗袍,有點不方便。
“李書記,老爸。您先帶袁老先生過去,我去換個衣服。”周樂樂輕聲說道,和大家說了聲抱歉。
周樂樂去了平日裡的辦公室,換了一雙運動鞋,牛仔褲,牛仔褂!頭上的貴重首飾也都拿了下來,待會下地幹活,如果弄丟了,那就太可惜了。
五分鐘換好衣服,周樂樂趕往試驗田。
外面的試驗田和裡面的室內試驗一樣。都被分成一畝為一小塊。
聯合收割機已經準備就緒,周樂樂拿出對講機,對著裡面的表弟說道:“可以開始了!”
機子發動起來,轟隆隆的聲音,震耳欲聾。
身邊的記者不停的啪啪拍照片。不僅僅拍稻田裡的水稻,有的甚至揪了好幾個稻穗。對著飽滿的稻穗。來了好幾個特寫。
哎呀媽呀,這稻穗沉甸甸的,密密麻麻。
一個實習記者,見師傅這麼激動,說道:“稻穗不都是這樣嗎,至於這麼激動嗎?”
一個四十多歲的記者。拍了呆頭呆腦的徒弟腦袋一下,說道:“你們這些年輕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哪裡見過真正的稻穗。要知道兩三百粒,可是你看這稻穗這麼大,目測就有五百粒這樣,你說這是什麼概念?”
“產量翻了一倍?”小實習生不確定說道。
“還有哦,這可是雙季稻,那產量就多出普通水稻的三倍。我的媽呀,想都不敢想,真是偉大壯舉。”老記者差點淚流滿面,要是產量這麼高,那可以省下更多的土地植樹造林。
“師傅,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啊?”小實習生一臉崇拜。
“你師傅我可是農民的兒子,後來考上大學幹上了新聞這一行,別說了,走,去看看,小胡有沒有錄全程錄影。”現在不是聊天的時候,老記者還記得今天的大事兒。
“師傅,我剛才看到那個美女科學家剛才叫一個老漢爸爸,還有一個是姑父,我估摸著這生態園裡的人都是她自家人。不如我們分頭行動,一定可以挖到更多的新聞?”小記者小心翼翼問道。
老記者眼睛一亮,光看著產量是一個方面,但如果他們都夠另闢蹊徑,得到更多的人文新聞,那也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從剛才的裝束上,可以看出這周樂樂家境非常好,人們一定很感興趣。
“嗯,非常好,這是你三個月來唯一一次腦子轉的快,若是能挖到大新聞,我一定給你請功,轉正是絕對沒問題的。”老記者激動說道。
小記者更加激動,說道:“謝謝師傅!”
“等等,看著周樂樂後臺很硬,連袁老先生,政府裡的書記,市長都來了,所以你挖新聞的時候,最好能得到一個高階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