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2/4 頁)
州被屠殺百姓。日日夜夜都在等著我們大唐朝廷給他們討回公道!倭人太可恨。若是他們真到真槍和大唐士兵打仗,死傷多少,都是各安天命。畢竟作為士兵,是生是死都是為了國家。而且經過經驗的訓練,犧牲了,那是技不如人。可是登州被屠村的百姓,都是老弱婦孺,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百姓。他們此等殘害我大唐百姓,定不能饒了他們。之前我們大唐沒有能力跨海打仗,但現在我大唐海軍已成,正是揚帆,為國盡忠的和時候了。”張大亮這一次回京述職,原本早就該回去的,但被李二攔住了。
自此之後,張大亮抓心撓肺的,是不是要打仗了?他們的皮都閒得癢癢了,每次打海盜,都打得煩了,最近甚至連海盜都沒了,只能閒著沒事兒,下海洗澡。
張大亮的一番話,鏗鏘有力,有理有據。
李二聽了,點點頭問道:“輔機,現在戶部錢糧可夠此次征伐?”
長孫無忌站出來,說道:“回陛下,大唐上下,高產水稻的推廣,連年豐收,各處糧倉堆滿,夠整個大唐百姓,兩年之用。然百姓家裡仍有很多存量,故而此次征伐的錢糧,完全不是問題。”
“嗯!”李二頷首,“那此次誰可以成為主帥?”
李二看了看年邁的李靖,實在不忍他年紀一大把了,還得漂洋過海,去打仗。
程咬金上前,拍得胸口咣咣響,說道:“陛下,俺老程自動請纓,願為主帥!”
李二真想狠抽自己一巴掌,再抽程咬金兩巴掌,這程咬金可以做帥,但絕不是全軍統帥!
“此次路途遙遠,還得多加斟酌。”李二沉聲說道。
李靖見李二看他,便才站出來,說道:“陛下,微臣自願請纓,願為統帥,為陛下分憂解難,揚大唐神威。”
李二心裡為難,想讓李靖去,但年紀畢竟擺在那裡了。
“朕是希望愛卿過去,可是朕知道愛卿年紀不小了,不忍愛卿漂洋過海,舟車勞頓。”李二為難,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李靖過去。
李靖聽了,老心甚慰,說道:“陛下,有您這句話,微臣萬死不辭。”
李二聽了,說道;“主帥的事情,暫且後議,我們先說說該攻下倭國。”
“當然是五萬海軍全部帶上,再運上三萬陸軍,絕對可以攻下倭國。”程咬金大聲說道,只知道一味的蠻幹。
李二聽了,沒有說話,不贊成,也不點頭,一眼看到長孫衝百無聊賴地打哈欠,說道:“賢婿,你有何妙法?”
李二話音剛落,所以人的眼神都落在了長孫衝的身上。
長孫衝聽了,說道:“小婿覺摸著,這事情不是一蹴而就,大軍壓上,太冒險了。這畢竟是辛苦訓練大唐健兒,金貴的很。”
“別來這些學的,來點乾貨!”程咬金就不喜歡長孫衝繞來繞去的模樣。
長孫衝心口憋了一口老血,但程咬金可以這麼說,但他卻不能如此回答。
“你這人等賢侄說完,你再評論可好?”李績看不過眼了。
“嗯,繼續說,別藏著掖著。”李二交代說道,往往長孫衝的主意很好用。
長孫衝站到中間,沉聲說道:“回陛下,首先我們攘外必先安內,國內暫時很安穩,不足為慮。江夏王去吐蕃送親,小婿覺得江夏王繼續在西南,西北等地巡視,已定西部。其次就是注意和高句麗的和南詔等地,以戰時狀態待令。以便有一些不安分的效果趁機興風作浪。”
“好一個攘外必須安內。”李二頷首,眾人也點頭,“安內說過來,如何攘外?”
長孫衝指著地圖,說道:“琉球國,自來和大唐交好,從每年送給大唐的進貢就可以看出一個,對於這樣的藩國,我們要給予尊重和鼓勵,所以朝廷派人去上次,進而在琉球國接近倭國的地方,建設基地。我們雖然有海軍,但佔領倭國,必須要登陸,那就需要很多的糧草,千里迢迢漂洋過海暈過去,費時費力,不如我們我們自己自己耕種,吃的放心。”
“恩,那隻需要運送稻種過去就行了。”李二點頭,這個法子不錯,如此一來,最起碼不需要大批次運送糧草了。
“然後在琉球島上或者佔領的倭國島嶼上建立軍事基地,這樣士兵們,就不像是無根之萍,有了落腳的地方。進可攻,退可守!一舉兩得。”長孫衝回答說道。
“還有嗎?”李二再次問道。
“然後,那就是我們攻打下來的倭國領地,得有人治理啊,所以我們要移民過去,然後把倭國俘虜運到其他地方,做苦工贖罪。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