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容易偏,那就在輪子兩裝上頂住兩邊的輪轂。車軸會松,那就只能加深凹槽,先用魚膠粘好,再用竹釘釘上……
在王川看來,這些都是小問題,他想知道的是,這樣的車軸和車輪有多結實,竹釘這種東西能不能經受重物和長途的考驗。
後面一天趕製了三輛出來,讓部落的人推著去鹽礦運鹽礦石。大人們對待新事物的時候,還沒有小孩子放得開。這些人看著這奇形怪狀的“高科技”,又看又摸,就是不敢推起來。結果還是孩子們演示了他們才知道這東西是用來推東西的。
這種實驗,王川親自跟著是最好的。不過現在驅虎人不知道還在不在附近。烏背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王川依舊不敢掉於輕心。阿母更是擔心王川出去,現在她每隔半小時都要派人看看他在哪裡。其他隊伍外出都揹著一個大鼓,以防遇到虎襲,用來驅散老虎。
三輛車子出去,回來也是三輛。這讓王川對竹釘的信心增加了不少。至少這些車子沒有散架。
部落的人也很高興,三輛車子,差不多運回了十人背的鹽礦石。這幾乎就頂了隊伍其他十來人背的東西了。多弄幾輛車子,走上幾天,部落一年要吃的鹽不都有了?
部落的人由此認識了這車子的好處。各個隊伍都嚷著要這種車子幫忙負重,表示有這個,都可以弄更多東西回來。光滿足這些人的需求,怕就要做出二三十輛來。
王川細心檢查了一下車子,發現手臂粗的車軸一點問題沒有。滴上油脂後,也沒有什麼摩擦的痕跡,估計可以用不少時間。但車輪就不行了。負重最大的那輛車的車輪出現了細微的裂紋。
樹木是垂直生長的,它的受力面也在垂直的方向上。擷取的木片車輪卻是橫向受力,因而容易裂開,哪怕是比較結實的金絲楠木也不可避免。看來要弄出一個結實的車子,車輪不能用這種簡單的辦法來做。
用火烤木頭,可以讓它變形的道理王川是知道的。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就是這麼回事。
王川先讓嘭卜啦用鐵釘和粗木頭樁子做出大的木工凳出來。上面釘好固定木樁用於卡位。然後找來木質勻稱,沒有結眼的木材,削成六厘米厚,十厘米寬,一米八長的板子。板子用火烤熱之後,便讓人放在木工凳上,用槓桿原理一點一點把它掰彎,直到把它弄成一個圓圈為止。
木材烤熱彎曲之後,只要等它自然冷卻,它的形狀就不會再發生變化。因而車輪也就不會再變形了。
介面的部位,是鑿出咬口對接,再用魚膠粘合後用竹釘固定的。介面合好之後,再用圓規畫圓,用刨子修整外圓。再鑿些增加摩擦力的齒痕。這樣一個輪框基本就做好了。
輪子中間穿過輪軸的輪轂部位,用更厚些的木板做出圓環來。中間的環要足夠圓,還要打磨光滑。
輪框與輪轂之間的輻條,王川用三厘米厚的幾塊木板來充當。細輻做工複雜,安裝也比較困難。木板當輻條安裝就簡單多了。只要在輪框內邊上和輪轂外邊上各開出幾個凹口,然後還是先用魚膠黏貼木板,再用竹釘固定的辦法釘上就行。木板的受力面大,也不容易折斷。
這樣一個輪子做好,把它安裝到獨輪車上,還是讓孩子們隨意去玩一天。這回就沒什麼問題了。把這輛獨輪車和前面幾輛給部落的人推出去使用。十來天后,經過一場雨水的浸泡,前面三輪獨輪車有一輛的輪子徹底報廢了。另外兩輛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紋,眼看也用不了幾天了。但輮木為輪這一輛基本沒什麼問題,如果使用得當,只怕可以用上一兩年。
既然這種辦法做出的輪子好用,那就都生產這種輪子吧。流水線和標準化的生產現在嘭卜啦已經完全掌握。接下來生產的獨輪車就全用流水線加標準化的辦法生產出來的。所有的零部件大小一致,工序一致,做出來的獨輪車也幾乎沒什麼差別。
眨眼到了下一個集市。王川讓人推了七輛獨輪車去集市售賣。其中兩輛是答應賣給冬熊的,剩下的則是競拍。也不知道這一次反響如何。這樣的車子,他們就算想仿製也仿製不來吧?(未完待續。)
第180章 造帆板
第一個輮制的車輪做出來,試過沒有問題之後,王川就把重心轉到了王帆這邊。
王帆這些天自己抱著一堆牛皮,在一隻獨木舟上試做風帆,據說效果已然不錯了。王川在做車輪的間隙偶爾問起,他都是一副笑臉的樣子。等王川放下車輪這邊的工作,到河邊去看的時候,卻發現王帆在哭。
王帆心中的帆船已經做好了。在一隻獨木舟上,釘上一根手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