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第357章 史前畢業季
信奉神龍這一點,是王朝建立的基礎,所以王川不停強調。因為有信仰,人類才區別於其他物種。所以後世各種團體才會不停的強調各種主義。因為有共同的信仰,集體才能出現。
在這蠻荒之中,各部落圖騰各有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比後世想象中了大無數倍,要是基本的信仰都不一致,天知道以後這個王國裡會出現什麼詭異的崇拜和做事風格?
站在河部落的角度來說,現在建立王朝放棄了自己的部分利益,換取更大利益的交換。在這個時候,河部落的各種產出都是壟斷的暴利行業。一旦降價,比如鐵器賣到二三背肉食,利潤就減少了幾倍。現在鐵器普及,雖然不一定用人口來換了,鐵器的價格還是高達十背肉食以上的。
若非有海平面上升這樣的契機,王川要提出王朝一統,可能還要花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得等即將從河部落畢業這些孩子回去掌握了各自部落的話語權後才行。
如今有這個契機,加上河部落這些年相對開放的牧民政策以及多種合作培育出來的關係,王川覺得難度不算太大。畢竟嚮往更好的生活基本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之一。告訴這些部落再過幾年他們也能過得河部落一樣,對王川這個說法的接受度就高多了。
淝聽完王川的說法,顯得大為心動。
王川趁熱打鐵,叫王窖拿出一副周邊的大地圖出來,繼續給淝畫餅。
這個地圖是王窖根據贖鹽氏的講述,畫出來周邊部落分部圖。這也是王川目前掌握的最為詳細的周邊地圖了。這幅經過贖鹽氏上下努力貢獻出來的地圖,比較完整得描繪出河部落周圍十萬平方公里,大概相當於後世大半個省範圍裡,生活的大部分部落。
據統計,地圖裡標註的部落不下四百,人口不下六萬人。這比王川之前預計的多了很多。這其中,很多是那種幾十人的小部落,他們可能就跟王川過來前的河部落一樣,生活在一片幾十平方公里的小小區域裡,只和周邊的部落有限交往。而這些部落大部分其實還不知道有河部落這個地頭老大。
因為語言和文字的限制,很多部落在這個地圖上只有一兩個點點而已。於是這幅地圖上的點點很是密密麻麻。
王川拿著陶器的燭臺將地圖照亮,找到了淝部落附近的區域,先用神龍恩澤的說法跟他講述了牧民的概念,然後再和他講將會設定村鎮管理的理念,最後王川隨手在地圖上畫個圈跟淝道:“我覺得這附近的部落統一起來,在淝部落建立一個鎮子是比較合適的。這是你的地頭,別人自然得聽你們的,這個鎮長淝首領自己出任最好了,到時候這附近的事情,都是你說了算。你的兒子坡也從河部落畢業了,他正好輔佐你管理好這個地方。”
淝吞嚥了一大口口水,有些猶豫道:“萬一他們不聽我的怎麼辦?”
王川笑道:“淝鎮長手裡的鐵器難道是擺設不成?”
在統一週邊這個事情上,王川不怕流血。雖然他希望可以減少很多流血,但適當的流血正好可以減少各種奇怪圖騰的意識衝突。這對後面的建設是有利的。
這場接待之後,淝帶著躊躇滿志回客舍了。稍晚一些,石角也滿意得離開了。他不用動員,王川說什麼是什麼。王川只好將西面十多公里外的河兩岸土地劃給西牛部落。西牛部落正式併入河部落或者說華夏王朝了。
燭光下,樹皮看著桌案上的地圖道:“我們要不要將剩下的鎮長先選出來,然後一個個做工作?”
王川給樹皮豎起了大拇指。這下,樹皮總算恢復原樣了。
有計劃有步驟做事的習慣,絕對是王川帶給河部落上下最大的財富之一。這讓河部落在各種活動中,總能保持相對的高效。
樹皮提出方案之後,很快將工作安排了下去,之後來到河部落參加孩子畢業典禮或者來觀禮的部落,便被相關人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勸說動員。
其實做事的條理性和王川的各種思維,在五年級要畢業的學生當中,才是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的。
在河部落的頭領們四處找人做動員的時候,那些學生們也在各處訓著自己的老子。淝就被說話頭頭是道的坡訓得想打人。兩人話題的起因,是因為幸要應聘教師留在河部落,而淝不同意。
坡道:“爹啊,你知不知道我為了讓幸妹留下來花了多少力氣?你知不知道幸妹留下來可以給我們帶來多少好處?你知不知道這次我給幸妹找的丈夫是什麼身份……爹啊,你什麼都不知道,咋就一定要幸妹跟著我們回去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