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的攻擊,待其士氣低落,我軍再尋戰機,定可一戰而畢全功。”
董卓不愧是西涼大將,分析的極有道理。
皇甫嵩也是贊同道:“仲穎說的在理,只是一味防守卻也是消極,只怕久守之下難逃一破。”
執金吾袁滂建議道:“不若兵行險招,撥出一支人馬效仿當年霍去病,潛入敵軍後方,等敵人軍心不穩之時兩面夾攻。”
眾人細細思考,覺得這倒是一個辦法,只是這支人馬基本是九死一生,也許還不能成功。
“此議倒是可以稍後再說,畢竟敵人陳兵十餘萬在前,我們若是要派出一支人馬多了怕被發現,少了也無什麼作用,更何況現在的情景不似當年霍驃騎。那是霍驃騎偷襲匈奴後方,是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且對方城低牆矮,而亂軍已經坐擁城池,只怕不能得手。”
經皇甫嵩這樣一分析,眾人也是想通,果然風險太大。
一旁的張溫也說道:“我看還是先依董卓將軍的意見,先把破羌的防守穩固才是。”
皇甫嵩道:“是該如此。公孫瓚何在?”
有一將越眾而出道:“末將在。”
皇甫嵩吩咐道:“令你帥本部人馬到城外多砍樹木,同時搜尋百姓保護他們進城。”
公孫瓚大聲道:“末將明白。”公孫瓚接過將令後,迅速出營點齊人馬按皇甫嵩所說辦事。
“郭汜何在?”
“末將在。”
“令你所部人馬尋於破羌三十里範圍,不得有誤。”
“末將接令。”
“閻中何在?”
“末將在。”
“令你點查糧草輜重,負責後勤大事,可勝任否?”
“不敢負將軍之望。”
短短時間內,皇甫嵩連發數道將令,事無鉅細一一吩咐,而且在之後,仍然對眾將問道:“諸位將軍,可有紕漏,若有,請大膽明言。”
諸將皆道無有。
唯有呂布起身道:“末將想到一事。”
第三十七章:三戰西涼揚威名(二)
皇甫嵩與諸將看去,卻是天子授予副將之職的呂布。雖然見其年紀尚幼,但是皇甫嵩卻還是笑著問道:“呂將軍請講。”
呂布微有感激,大聲道:“若是我軍採取守勢,那就要考慮我軍大致需要守多長,一月還是半年。若是日子長久,需得置辦過冬衣物,畢竟現在已經八月份了。”
眾人這才明白,心中對這呂布也少了幾分輕視。
皇甫嵩更是笑道:“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誠不欺我。呂將軍所言甚是,的確要注意等到天氣轉涼,將士們的保溫情況。來人,你速速追上閻中將軍,令其多多置辦冬衣,以防萬一。”
自有親衛接令而去。
至此,第一次軍中會議結束。
呂布也回到自己的部眾所在。
侯成,周留二人還是第一次這麼正式的參加軍隊,自然是興奮,繞在呂布身前身後,連連問著剛才所議。
呂布輕聲道:“這是軍中機密,任何人敢洩露半句,可是要軍法處置的。”
侯成道:“軍中人多口雜的,如何保得住軍令,我看不過半日就會傳遍軍營了。”
可沒想到的是,上午在軍營中商議之事居然一點風聲也沒露出,反而有幾名佐將見侯成周留在軍中打聽,險些鬧出誤會,被當做奸細。
還在呂布及時,才免了事端,只是回去後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
而侯成周留這才明白軍旅之中的規矩,也不敢再造次。
至於呂布則是十分佩服皇甫嵩的治軍之嚴,不由想到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將軍隊訓練成這般地步。
十五之後,賊軍先鋒一萬人馬到達距離破羌三十里外安營紮寨。
兩日後,北宮伯玉的大軍接踵而至,八萬人馬聯營三四里。
第十八日,北宮伯玉領軍來攻。
皇甫嵩與董卓張溫諸人登上牆頭,一眼望去黑壓壓一片。只見賊軍當中殺出一將,所帶五百兵在前,而他則是在城前叫陣:“城內的官軍聽著,我乃軍前先鋒李文侯,可有人夠膽與你家爺爺鬥上一鬥?”
大將郭汜請令道:“末將願往,定斬此人狗頭,以振軍心。”
皇甫嵩道:“有將軍出馬,可已。”
李催也道:“弟願為將軍掠陣。”
郭汜大喜,帶著百人壓陣,自己則是飛馬出城迎戰。
李文侯見城中殺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