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表情各異。
“我想起來了,是有這麼一回事。”何以春忽然拍了拍桌面:“據說是夏朝的劉累因馴龍有術,深得夏帝孔甲賞識,封其為‘御龍氏’,而之前,御龍氏的官職則由彭姓的‘豕韋氏’世代擔任,豕韋氏衰落之後,便由劉累繼任。”
“是咯是咯——!我也聽說過這種說法啊!”
淺淺興奮的拍著額頭道:“我小時候聽說,說是舜時董父精於飼龍,被舜帝賜為‘豢龍氏’,殷商那時候設有養龍的官職,到夏代這種官職還有保留,我那時還小啊,聽到這種說法好向往好向往啊!就一天到晚捧著腮望著天上,想著這世間是不是真的有龍,不會是別人杜撰出來騙人的吧?”
“所以我特別喜歡龍,尤其是黃金龍!”淺淺十分認真地總結,並強調自己的愛好。
這也說明了她為什麼對姬十二的那個九龍玉璽格外的感興趣,甚至想要十八條黃金龍,全是因為兒時的傳說,導致她對龍這種生物格外的憧憬和喜歡。
這裡做一下說明:
有史以來,歷代皇帝堅稱自己是龍種,是龍的化身,是真龍天子,受命於天,是天的兒子,代天帝而管理人間。於是,龍成了帝王的象徵。
而著龍袍,坐龍椅,龍圖騰,也成了至高無上皇權的象徵。
因此,龍的形象只能由皇室使用,尋常百姓乃至官吏,都不可以使用龍作為裝飾,否則便是犯上不敬之罪,不過,這隻限於龍的形象,對文字卻無限制,莫說姓龍了,就是名字帶龍字也是可以的,只是需避諱君王的名字。
但是,這條規定是在元朝以後出現的——在元朝以前,百姓是可以佩用龍飾品的。
及至明朝,皇帝為了使自己的權威不受到挑戰,對龍紋進行**統治,從此龍紋被皇家徹底壟斷。
目前,由於大越對龍的統治尚未實行**,故而淺淺可以肖想龍飾品。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
由於得姬十二提醒,眾人紛紛發言。
軒轅黛原來沒有往這方面想,此時也道:“《遁甲開山圖》榮氏解曰:降北有陽石山,中有神龍池,黃帝時,遣陽先生養龍於此,帝王歷代養龍之處,國有水旱不時,祀池請雨。難道這羊皮捲上的御龍氏……與此有關?”
“可是……”顧還卿微斂著眉說道:“孔甲養龍不是個傳說嗎?他的那兩條‘龍’,極可能只是兩條大魚,據說他造了兩個火池,抓來四條大龜命劉累餵養,把魚說成是天賜的龍,以謊騙天下,愚弄百姓。”
神話故事中,孔甲是夏朝的第十四位君王,年少時就喜鬼神活動,繼位後,大興廟臺,經常在神臺上舉行迎神、宴神、降神、送神的活動,百姓紛紛效仿孔甲,舉國上下巫風盛行。
孔甲還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養龍。
龍這種動物據說具有靈性,聖君在位時常出來獻瑞,當年舜在位時,南浮國曾從地脈裡挖出兩條龍,獻給舜作為瑞物。舜把它們養在豢龍之中,到禹做了天子,也養。
劉累原本家世顯赫,上代做過天子,就是帝堯,不過,傳至劉累已經沒落了,只好到豢龍氏那裡去學養龍的本事。
豢龍氏祖上叫董父,為帝舜養過龍,頗有真才實學,舜很誇讚這個年輕人,讓他做“豢龍氏”的官,並賜他姓“董”,從此世代相傳,成了豢龍世家。
“無風不起浪,也不可能全是神話傳說啊。”淺淺實在太崇拜龍了,挺怕顧還卿一句神話傳說,便把她的偶像說沒了,或是歸為虛無:“不然怎麼傳的有鼻子有眼,神乎其神?”
“你那是葉公好龍。”顧還卿笑話她:“倘若你真愛龍,剛才羊皮卷在你手上,你豈會嚇得魂飛魄散,甚至將之扔給黛宮主?”
淺淺不好意思的摸眉毛,聲若蚊蚋地替自己辯解:“我那也是一時不察啊,乍然見到我心心念念之物,驚喜太巨大,難免會受寵若驚啊……”
“……”眾人,好一個“受寵若驚”!他們今日皆“受寵若驚”了一回。
顧還卿不是古人,對神話傳說嚮往歸向往,卻不會當真,因此說道:“總而言之,沒誰見過龍,都只在一些傳說中聽過,所以咱們也不必太當真……”
但她的話未說完,卻被軒轅黛打斷:“卿卿你說的也不對,我見過龍,民間也發生不少見過龍的事,甚至還有天降墜龍的奇事,不信你問阿春和十二。而且我祖上曾經有人見到過龍,並非一個人見到,是一個人先發現,然後喊大家一起看,也不是幻覺,他們都是清醒的,也看得清楚,此事軒轅族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