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3/4 頁)
對高麗風土人情當然對答如流。
大明朝中許多大臣是得了好處幫著信海君美言,根本不知道信海君留了伏筆單等著見到天子才亮底牌。
他們一個個搖頭,認為朝鮮人太傻,只要來到京師出示一下建奴的首級馬上就會得到皇帝接見,幹嘛還要多此一舉賄賂自己啊!
崇禎皇帝見信海君如此真誠龍顏大悅,根本不管朝鮮還有另外三李,立刻承認朝鮮冊封的信海君,認可他的封地,並且表態信海君的封地從今往後大明官方稱其為“華夏島”。
朝鮮使者請求跟大明通商,為了結算方便肯請天子允許他們在大明開設“華夏大錢莊”,還表示願意按照大明稅率三十取一如實繳納商稅,在大明的商號和錢莊也全部僱傭大明百姓。
朝鮮人願意按章納稅又不是派大量的朝鮮人來大明經營,有什麼不可以?皇帝正高興呢,根本沒多想就恩准了。
有些大臣認為“華夏通寶”如果在大明流通恐怕不妥,但是他們一個個都得了朝鮮人的賄賂哪裡好當面站出來反對,一個個選擇了沉默。
還好大明最痛恨的敵人是後金,這個朝鮮信海君膽敢斬殺建奴首級獻給大明足以證明他不肯向建奴屈服的態度,有了這個前題大明也應該給信海君一些實惠,讓他的錢莊得些便宜算作賞賜也罷!
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收集
大臣們想通了,更加沒有人提出質疑,“華夏大錢莊”可以大大方方在大明存在也!
崇禎皇帝雖然很窮,但是朝鮮人朝貢了價值十幾萬兩的貢品,怎麼著也不能丟了天朝上國的臉面,信海君使者得到大明天子恩賜了大量的綾羅綢緞、茶葉和官窯瓷器,價值遠大於貢品。
本來黃勝操作的信海君在朝鮮就具備合法性,大明承認並且給正名後就是雙保險,“華夏島”這個地盤成為海外根據地名正言順已是必然。
千里之外的黃勝很忙,黃家的大小海船已經有了一千二百餘艘,單水手、炮手就有超過三萬人。
不管什麼型號的船隻都在黃家幾個島嶼之間穿梭往來,黃家灣島每個時辰都有幾十艘海船到港離港,還好黃家灣島天然良港眾多遊刃有餘。
濟州島上有現成的船塢兩個,工匠和材料裝置被完整的接收,黃家還在在江華島抓了一千多朝鮮造船工匠,四成人留在“華夏島”工作,三成人去了岱山島船塢,三成來到了黃家灣島工作。
“華夏島”以前朝鮮人現成的船塢在十一月初就開工了,朝鮮工匠當然是在黃家大師傅領導下工作,黃家永遠保持異族是少數民族,不管在領地還是在任何工廠。
黃勝知道發展趨勢,不肯在某一地區讓漢人成為少數,用這樣的辦法鞏固領地,消除民族矛盾才是根本解決民族問題的方法。
因為漢人接受了儒家思想薰陶,根本沒有欺負人的概念,讓漢人成為絕對的大多數也就避免了被一小部分異族欺負的可能性。
除了蠍子島、黃家灣島在生產戰船,其他船塢全部生產商船、貨船,材料太多,朝鮮最大的船塢被洗劫一空,那裡的家當都運去了“華夏島”。
東江鎮夏天可沒閒著,趁著控制住鴨綠江沿岸的良機運了太多木排沿江而下送到黃家灣島換糧食,今年島帥日子好過許多,多了糧食少了許多吃閒飯的,麾下可以吃得飽了。
趙時敏已經在考慮完成了三艘‘戰列艦’的建造後把黃家灣島的戰船製造船塢全部搬遷到“華夏島”。
因為黃家灣島的軍民不斷增加,地盤明顯促襟見肘,他搬遷了造船廠會讓出大量地皮民用。
地方是黃家灣島二百餘倍大的“華夏島”有四百里海岸線,可以發展造船廠的天然深水港太多,這一次搬遷後再也不會受地理條件的束縛。
這裡還有一個黃家灣島無法媲美的優越性,沒有嚴冬,因此海面沒有結冰的可能,省去了一到數九寒冬就必須不間斷破冰的工作量。
趙時敏已經親自去實地考察了“華夏島”,選中了一個天然深水港建造應該是亞洲第一的大船廠,屆時會有萬人以上在那裡工作。
“華夏島”安全無虞,朝鮮水師已經被黃家、李家打得七七八八,他們的陸軍又被建奴揍得滿地找牙,他們失去了許多優秀造船工匠,估計要重新積蓄起戰鬥力恐怕沒有五年以上辦不到。
五年後濟州島應該會有七八萬戶超過三十萬漢人在濟州島生活,鄉勇民壯不會低於五萬,港口會修建稜堡有正規軍長期駐守,小小朝鮮舉國前來也不是對手。
況且黃家發現朝鮮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