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頁)
黃大人今非昔比,來到山海關後每天都被遼東兩位最高長官宴請,回來時不僅帶回來大量軍需還帶回了半年的軍餉。
現在黃家有兩千八百多人由朝廷發工資呢,還有戰馬和維護戰船的費用,足額應該有四萬多兩,到手了八成三萬三千兩銀子,能拿到八折已經不簡單了,這當然也是轎車這個大禮起作用了。
還帶回來了四百多人,因為黃明理挑選的弓騎兵都把家眷帶上了,其中有贊畫將軍高智謀和他的婢女小廝以及八十個家丁。
黃勝安排他在屯糧城管事,如果害怕就在覺華島被凍得跟大陸連成一片時去黃家山島住上一兩個月。
高智謀知道如今的覺華島條件不錯,黃家山島安全無虞,他的父親回了京師暫時留他在遼東經略麾下做事,只是在山海關太不自由,還是跟著黃勝出來混逍遙。
黃大人夠意思,自己根本沒出門還混到了去大草原砍韃子的功勞,這一次乾脆跟著黃家人馬說不定再混一些軍功也有可能,到時候父親運作一番,實授一個知州也有希望。
高智謀來到屯糧城,發現覺華島在黃家手裡肯定固若金湯,自己駐守屯糧城,建奴騎兵即便奔襲而來,黃家人馬立刻就會察覺,島上有黃家的民壯一千多千,還有騎兵和步兵小一千,守住這裡完全有把握。
他很高調錶態哪裡都不去,建奴敢來,自己就敢戰,哪怕殉國也心甘情願。
黃勝知道建奴不會再來,冬天這裡除了許多冒煙的窯什麼都搶不到,只有一個小小的經過加固的屯糧城,根本就不是騎兵突擊可以辦到的。
安排騎兵和重步兵一半人由黃明理帶著在覺華島訓練,這裡還有二百多復州起義的漢軍,現在是黃家的輔兵在訓練。
黃家的所有軍人都必須適應航行,經常帶著他們乘戰船來往於黃家三個有兵營和訓練場的島嶼大有好處,正兵都是突擊力量,不固定一地駐防。
由於他們的家眷都在黃家灣島,因此採取人性化管理,在沒有出擊任務的情況下,每月有半個月時間在黃家灣島訓練,輔兵也採取輪換駐地來協調。
如此管理的好處就是所有軍人都能夠經常和妻兒團聚,還經常乘船出海,由於經常動地方,大家習慣成自然,每一次出發都沒有依戀,更加沒有罈罈罐罐。
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黃家人馬調動不停,有的時候連戰士都不知道是換防還是演習又或是出擊?建奴和明軍就更加看不懂了!
把黃家山島和覺華島工匠們的過年福利提前發放了,和主要領導,有突出貢獻的大師傅以及評選的先進工作者開了茶話會,給了賞賜後,黃勝回到黃家灣島。
已經是臘月二十一了,黃家灣島一片快樂祥和,家家戶戶忙忙碌碌,雖然是隆冬臘月這裡的人民連縮頭縮腦的都沒有,人人都眼神明亮精神抖擻。
商業區的街道上車水馬龍,鋪子裡的商品琳琅滿目,熱熱鬧鬧的大街上雖然來往的人很多,但是很乾淨很文明,沒有打架罵街之人。
偶爾有幾個穿蒙古服裝的異族經過也沒有人太多關注,大家已經熟視無睹了,這些人當然是黃家內喀爾喀蒙古籍戰士的家屬,他們已經融入了黃家這個集體,如今已經脫貧,正在邁步進入小康。
在黃家灣島還有一個黃家開設的醫院,臨街是如同大明傳統坐堂行醫的大藥房,後面別開生面有三進院落,是大明人不太看得懂的住院部。
院長是李宸緒,裡面有男男女女少年醫生三十幾個,還有幾個金髮碧眼的西洋人也經常來這裡工作,這是以黃家學校醫務班師生的技術力量開設的帶有研究教學任務的綜合醫院。
他們學習和給老百姓看病兩不誤,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是死的,必須透過工作實踐才能夠提高水平。
黃家為了培養人才不惜重金,這裡的醫療費和藥費都價格低廉,趙蕊估計一年要倒貼幾千兩銀子,但是她很樂意這樣做,認為這是給自家老爺積德呢。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援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回報給書友們!
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
家主回來了,最高興的當然是趙蕊和籃彩兒等等黃家的女人們,‘血火遼東’大戲已經演出了五十場,場場爆滿,太多黃家人民含著熱淚看完了演出。
許多人跟戲裡的角色產生了共鳴,黃家有太多來自遼東的漢民,那血與火的經歷記憶猶新,演出的劇目又撕開了他們曾經血淋淋的傷口。
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