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第2/4 頁)
京師消滅闖賊的戰鬥,人馬不會低於兩萬。
茅元儀已經帶兵出發了,他打著入京師勤王的旗號,磨磨蹭蹭算著時間上路。
沿途進入的縣城、州城、府城,茅元儀都老實不客氣統統接管,只要有明軍都呼叫在帳前聽令。
山東大地也不太平,山賊、流寇遍地都是,“大順”建國的訊息更加刺激了許許多多造反的賊頭,拉起隊伍攻城略地爭取在“大順”新朝混個將軍的比比皆是。
大明官府太多官員對局勢失去了信心,甚至出現有些知縣老爺直接掛印而去不幹了。
有些進士出身的縣太爺是因為對朱明江山失望透頂辭官不做,有些人是眼看著流寇要來攻打棄城而逃。
茅元儀雖然是登萊巡撫,但是按照大明制度管不著其它地方的父母官,哪怕他是大明正三品封疆大吏也不行。
可是現如今他還有“南明”二等安國侯爵位,是“南明”山東人馬的總鎮撫官。沿途大明文武都積極配合茅元儀工作,基本上沒有人對“南明”順手接管山東城池有太多牴觸情緒。
因為放棄了山東地盤也意味著用不著管這片大地上老百姓的生計,兵禍不斷、天災連年,太多嗷嗷待哺的百姓需要錢糧來安置,大明政府哪裡有這個能力。
“南明”拿下一個地方就必須對這裡的老百姓負責,山東許多縣城州府都暫時委派了鎮撫官和宣傳隊軍官恢復行政管理,與此同時扶危濟困也在進行中。
軍管是非常時期用來過度的行政機構,馬上就會有“南明”亭長、鄉長、縣太爺到任,魯承祖、茅元儀率領的山東勤王人馬所過之處,“南明”組織機構順勢搭建。
救命糧會免息借貸給所有面臨飢餓的老百姓,老百姓可以得到土地耕種,得到種子和耕牛的借貸,還會得到低息的幫扶資金用於生產自救。
“南明”首先圈定無主之地分租給失地農民,連稅收加地租不得高於一熟單產的三成,可以用實物支付。
如果得到的無主之地不足以給失地農民耕種,“南明”政府採取贖買的方法向大地主購買土地。
與此同時推行統一的田稅,士大夫的免稅額度最高上限是一戶八十畝,升斗小民的免稅額度是每戶五畝,超過這個額度的田畝收取田賦大約為每畝一斗。
但是一斗皇糧的稅賦泛指所有的土地平均值,肥田、瘦地、山地自然有相應比例,但是有一條,擁有土地者哪怕拋荒皇糧也得交足。
大量農民租種政府提供的田地,稅賦和地租公開透明而且合情合理,遇到大規模減產還會減免,遇到大災荒政府會救濟。
在大地主跟政府爭奪勞動力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是不對等競爭,地主完全屬於弱勢人群。
哪家大地主敢自不量力囤積大量耕地在手上,大有可能找不到人手耕種,得不到收成還要交皇糧會把地主活活拖得傾家蕩產。
“南明”這樣的政策法規已經執行多年,山東士大夫也有所耳聞,政府出價公道購買田畝分租給老百姓,大多數士大夫都能夠接受,他們拿了銀幣也不會讓資金閒置,購買新股進行投資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其實就是“南明”政府的土改,另一種“耕者有其田”的方式而已。
沒有血淋淋的暴力搶奪,尊重貧苦農民獲得耕地的權益,也維護富人的既得利益,富人的積累未必都是強取豪奪,說不定是祖祖輩輩勤勤懇懇勞動所得也未可知。
“南明”政府不仇視富人更加不仇視士大夫,本著對所有人無論貧富一視同仁的態度執政,只有違法之人才是壞人,堅決打擊。
“南明”會持之以恆走共同發展的道路,對明末嚴重的貧富不均社會現象採取釜底抽薪的方法徐徐圖之,首先解決至關重要的土地矛盾。
嚴格規定士大夫階層享受的減免田賦、丁稅等等一系列福利待遇,把免稅的福利延伸到升斗小民之家。
馬上在山東大地就會有政府工程開工,修建道路、水庫、橋樑需要僱傭大量勞動力,就業渠道多了,基層老百姓漸漸地就會積累起財富,用不著幾年,一個欣欣向榮的齊魯大地就會展現。
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
魯承祖用兵也是多多益善,他知道不能讓明軍失去管理,知道軍隊跟流寇的最大區別在於有沒有錢糧供給。
失去政府的明軍在得不到錢糧的情況下,毫無疑問大多數人立刻會變成流寇打家劫舍。
當然要把所有的明軍收編並且帶上一起行軍,哪怕山東明軍戰鬥力和裝備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